2014年,商洛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著力改革創新,深化監督工作,為推進依法治市、建設幸福商洛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任后監督”使勤廉意識更加增強
為了加強對市人大選舉產生和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的“一府兩院”工作人員的監督,常委會研究制定了《關于人大選舉產生和任命的市“一府兩院”工作人員任后監督暫行辦法》。該辦法從監督范圍、監督內容、監督重點、監督方式等方面對任后監督工作進行詳細的規定;結合履職測評,將結果運用納入干部管理新常態,對在履職測評中被評為基本稱職和不稱職的干部,將分別作出警示訓誡、限期整改或撤銷職務的處理決定。辦法出臺后,在去年10月和12月份兩次常委會上,對“一府兩院”10余名干部遵紀守法、勤政廉政、辦理代表意見建議等情況進行了履職測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專項評議”使依法行政更加規范
市人大常委會緊密圍繞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以事關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堅持議大事、決大事,依法審議決定重大事項,有效發揮了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作用。全年對“一府兩院”12項工作開展了專項評議,并對上年度測評為“不滿意”格次的環保工作進行了“二次評議”,督促有關部門對審議意見整改落實,有力地促進了政府部門依法行政。
“專題詢問”使資金使用更加高效
市人大常委會于8月下旬重點圍繞財政、就業、農村低保、新農合、移民搬遷和保障性住房等6個方面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開展了專題詢問。在詢問中,不事先設定問題、不確定專人回答、不評功論好,并由商洛日報、商洛人民廣播電視臺、商洛新聞網等市內主流媒體從不同角度進行現場直播和報道,市民通過微博與場內實時互動,對官員的回答是否滿意作出評判,使專題詢問問出了責任、問出了壓力、問出了百姓的心聲。
“任期述職”使代表履職更加盡責
針對部分代表聯系群眾不緊密、履行職責不到位的問題,常委會研究制定了《關于人大代表述職暫行辦法》。按照辦法規定,全年共確定了50名市人大代表在選舉單位就個人當選以來履職盡責、聯系群眾、遵紀守法、參加活動等情況進行了述職。選舉單位對述職代表的匯報進行了審議,作出格次評定。常委會根據選舉單位對述職代表的反饋意見,及時建立“知情檔案”,作為評選優秀和代表連任的重要依據,有效地激發了代表的履職熱情。
“慶祝活動”使宣傳氛圍更加濃厚
集中開展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系列活動,舉辦了慶祝大會、理論研討、知識競賽、書畫展覽、乒乓球比賽、文藝晚會、人大工作征文和人大工作、代表履職專題宣傳等8項活動,使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以慶典活動為契機,不斷加強人大宣傳平臺建設和人大宣傳通訊員隊伍建設,通過召開表彰交流會、舉辦學習培訓班,不斷提高人大宣傳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全年在《陜西日報》《人民代表報》《民聲報》和《商洛日報》發表宣傳稿件300多篇,為人大工作創新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路線教育”使干部作風更加務實
以反“四風”、轉作風為總目標,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扎實開展理論學習、深入查擺“四風”問題、嚴肅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集中開展問題整改和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機關“四風”問題得到徹底遏制。為了鞏固學習教育成果,常委會及時修訂制定了29項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使人大工作開展更加規范。
“人大月談”使理論學習更加豐富
以人大機關各委室負責人為主體,以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為重點,結合全市中心工作和人大工作實際,每月舉辦一次理論講座。圍繞專題講座,定期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和人大代表,撰寫心得體會,開展學習交流,進行理論研討,增強學習效果。全年共舉辦“人大月談”12期、研討交流4次、評選表彰先進集體6個,優秀通訊員20名,使機關黨員干部理論水平不斷提升。
“雙促雙包”使干群關系更加密切
按照“廳級領導包5戶、處級干部包3戶,科級干部包2戶”的要求,市人大機關38名干部共包扶貧困戶98戶,扎實開展“雙促雙包”精準扶貧工作。制定“雙包雙促”三年扶貧攻堅工作規劃和年度包扶計劃,簽定《市人大機關干部“雙包雙促”精準扶貧責任卡》,明確包扶責任。全年為包扶群眾贈送良種仔豬100頭、科普書籍1000多冊和價值1萬多元的糧油生活用品;幫助群眾發展藥材等經濟作物3600畝;爭取資金45萬元,修建連鎮通村道路7.8公里;籌資5萬元,加固村蓄水池1個,更換鋪設管道1公里,解決50戶人畜飲水難題;投資2萬余元在該村建起了“便民服務室”,購買了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對村干部和產業大戶進行信息技術培訓;購買100臺廣播電視戶戶通設備,解決貧困戶看電視難的問題,受到了包扶村干部群眾的好評。(郭萬寶 楊曉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