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敏 柯巖)9月1日,全市產業精準脫貧現場會暨產業脫貧推進月動員會在商南召開。會議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會議精神,學習先進做法,動員全市上下集中一切優勢兵力,全面加快產業脫貧步伐。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俊作重要講話。市政協主席高健,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劉淑慧,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商州區委書記張盈安,副市長柳憲軍、周秀成出席會議。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張崗嶺主持會議并宣讀開展“產業扶貧脫貧月”活動通知。省農業廳總經濟師、省農監局局長陳文,省扶貧辦副主任程詩有到會指導。
陳俊在講話中對近年來全市產業脫貧工作給予肯定后指出,實現2020年全市整體脫貧目標,離不開產業支撐,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切實增強行動自覺,把產業脫貧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精準扶貧的主攻方向和重點舉措,抓緊抓實抓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可靠保障。一要選準優勢主導產業,結合資源條件、資源稟賦和已有基礎,選準1至2個主導產業,著力擴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鏈條、實施產業聯動,努力形成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二要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產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農民將土地等生產資料向經營主體流轉集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走市場化、專業化、現代化發展之路。三要發揮政策撬動作用,全面梳理中省政策措施,認真研究推動落實的具體辦法,同時要抓住省級領導包抓、省國資委系統對口幫扶、寧商扶貧協作等機遇,力爭有一批項目和資金實質性落地。
陳俊強調,實施“三變”改革,是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的重要途徑。各縣區、各部門要立足實際、統籌謀劃,不斷加快“三變”改革試點步伐。要切實搞清如何變,緊緊圍繞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這一方法路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按照抓點示范、以點帶面,循序漸進、漸次展開原則,精心選擇試點村,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工作,盡快推出一批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三變”典型,形成“一花引來百花開”效果;要著力鍛造一支“硬力量”,切實加強對市縣農業干部、鎮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培訓,為“三變”改革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陳俊要求,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各級黨員干部要不斷強化全局觀念和“一盤棋”思想,切實把產業脫貧擺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力促預期目標順利實現。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扎實開展“黨支部+‘三變’改革+集體經濟+貧困戶”黨建脫貧模式,著力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切實形成基層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要深入實施精神文化扶貧工程,促進群眾轉變觀念,增強自立自強、改變命運的內生動力,努力營造干群齊心抓產業的良好局面。
柳憲軍就全市產業脫貧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會議還通報了全市產業脫貧工作,表彰了產業脫貧“十佳”帶動主體,商南縣、柞水縣、陜西森氟天然制品有限公司、洛南縣中良核桃專業合作社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會前,與會人員還深入商南部分產業脫貧示范點進行了實地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