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商洛市市長楊冠軍接受中國網專訪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商洛市市長楊冠軍兩會期間接受中國網記者程圣中專訪,以下是訪談實錄:
[記者]: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中國網《對話百城決策者》兩會特別節目,今天為大家請到的是全國人大代表、陜西商洛市市長楊冠軍。楊市長您好,首先請跟我們的網友打個招呼。
[楊冠軍]: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在這里與大家交流。
[記者]:我們首先想了解的是,對于商洛來講,在經濟發展的前提之下如何更好的去優化它的結構,能談談商洛的決策嗎?
[楊冠軍]:好。大家知道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事實上是今年主要的任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專門做了安排部署。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的研討班上提出了“八個加快”,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一次在人代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這些都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的決心,我們各級黨委、政府都要圍繞中央的整體部署來落實。對于商洛這樣一個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地區來說,我們就更應該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過程中加快我們的發展。
[楊冠軍]:我個人認為,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是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調整經濟結構的一個重要的抓手。這一點我們必須要做大量的工作。我們西部地區特別是像我們地處國家中央公園——秦嶺東段南麓的陜西省商洛市,這里既是礦產資源富集區,也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區,同時還是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我們既肩負著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重任,又肩負著確保“一江清水送北京”的政治責任。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又保護好環境顯得更為緊迫、更為重要,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希望和大家交流。
[記者]:您剛才提到了我們商洛在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這一塊應該有自己的戰略。您能不能簡單的介紹一下?
[楊冠軍]:剛才我談到了商洛這個區域是一個生態保護區,另外有很豐富的礦產資源,比如說我們的鉬礦探明儲量位居全國第三位,我們的金礦探明儲量134噸,為全國第四大黃金基地,還有釩、鐵礦儲量都很大,可以說礦產資源相當豐富。如何讓這一塊的資源優勢變成一個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呢,我們結合市情提出了“生態立市、產業行市、工業強市”戰略,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實踐,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個戰略從現在來看,與中央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符合中央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戰略決策和部署。
[楊冠軍]:這里我想重點講一下生態立市,它是我們商洛市的第一發展戰略,早在三、五年前我們就提出必須要這樣做。生態立市我們需要做三個方面的促進工作。第一是抓好造林綠化。盡管我們的森林植被覆蓋率很高,森林覆蓋率達到了60%以上,但是在一些重點區域,比如說城市區域,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所以我們在綠化方面,花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全民植樹,在重要的區域,比如在城市周圍、公路沿線以及以前被破壞的地方,我們進行植樹造林,這是我們第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