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檢察院對震動全國文物界的劉國臣等4人倒賣文物案提起公訴,引來多方關注。
今年6月8日為配合““2013年中國文化遺產日”活動,玄武門之變的受害主角之一唐高祖李淵長子、唐首任太子李建成的墓志銘在西安展出,然而這塊塵封1千多年、首次被發現的珍貴歷史史料就在幾個月前還在文物販子手中。
被告人劉國臣是黑龍江省富裕縣人,無業,長期勾結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農民盧崇立、盧永輝,陜西涇陽縣農民王東東倒賣文物。從20091月年至2012年4月,四名被告人沆瀣一氣,互相“協作”,從不法分子手中集中收購、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唐代墓志銘。基本流程是由盧崇立、盧永輝等從不法人員收購墓志銘再加價倒賣給劉國臣,劉國臣又通過非法通道再將其高價賣給社會上其他人。不到4年間,共倒賣唐代墓志銘竟達248件,其中,國家二級文物墓志銘64件、三級文物墓志銘121件、一般文物墓志銘63件,包括唐首位太子李建成和太子妃鄭觀音的墓志銘及李元琮、杜楚客、禰軍等唐代著名人物墓志銘,一件墓志銘最高賺取的差價有26萬元之多。
據長安區檢察院副檢察長任為農向記者介紹:“此案的危害性不僅使墓志銘處在非法狀態,多次倒手,還斬斷了墓志鉻與墓址的天然聯系,給文物源頭查找、辯識、搶救、保護都帶來新的困難。”
去年12月, 劉國臣、盧崇立、盧永輝、王東東先后被警方抓獲。(正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