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炒作才會有不合理的價格倒掛,才會有暴漲暴跌!可這古玩的進出跟股票不大一樣,一般小玩家別說消息不靈通,就算是先知先覺,你都沒有地方出貨!不像股民敲敲鍵盤,就能把股票給變現了……所以,對于明顯處在炒作中的收藏門類,比如明清官窯、普洱茶、印石玉石、紫砂、沉香、現代書畫等等,咱們還是應該冷眼面對……”
“家里有官窯的舉手!?”
馬記又來打趣,四下又一通哄笑。
投資、收藏別混淆
“哈哈,咱們再說這第三——收藏和投資的關系一定要弄清!簡單說,收藏就是投資自己喜歡的東西,投資就是收藏別人喜歡的東西!不少玩家玩了好多年,也一直沒有弄清這兩者的關系,結果五年十年后才發現自己的收藏結構相當尷尬——自己真喜歡的也沒幾件,一堆想轉手的別人又看不上!所以‘以藏養藏’的朋友,一定要在收藏初期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分配好收藏與投資兩塊資金蛋糕!”小北提醒道。
“有這么一個藏友,二十年來一共收了百來個斗蛐蛐的澄泥罐,這費工費料的蟲罐也不便宜。起初這個玩家也是出于個人斗蛐蛐的喜好,但時間一長,罐子越收越多,單純的玩票在不知不覺中就演變成了純粹的投資行為。結果,等到年紀大了想轉手養老,才發現這玩意太小眾,無人接手……這尷尬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小北頓了一會,又接著說下去,“原因就在于混淆了收藏與投資的邊界!所以,偏投資型的玩家,一定要找市場認同度高、接盤大的品種下手,比如字畫瓷器玉器等,但盡量避免其中那些明顯被炒作的品種;而偏收藏型的玩家,藏玩些小眾門類倒是無大礙,只是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實力,不能把今后養老的錢全押上。”
“小北老師說得對!這層關系自己平時還真沒想過,相當有啟發!”有位前排藏友似乎深有感觸,喊了一嗓子。
莫學黑瞎子,東西自找人
“好,咱們再說第四點——踏實做加法,莫學黑瞎子!”
“狗熊掰棒子,掰一個扔一個!咱們搞收藏,可別這樣!好些藏友心無定見,今年玩書畫,明年又不玩了,藏品全部打折清倉;然后開始倒騰錢幣,結果后年又沒興趣了,再打折……再殺入玉器……這樣加加減減的收藏,最傷元氣,不僅資金一輪輪縮水,而且精力消耗太大,等身邊的藏友一個個都成名成家,自己還是傳說中的朝三暮四郎!”小北道。
“怎么叫做加法呢?就是要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定一到兩個收藏門類,踏踏實實搞專項收藏和專項研究,先從基礎品收藏入手,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幾年下來,一定出成績!其實搞專項的人往往幾年之后都會有一個體會,就是收藏的頭幾年是‘人找東西’,等專項收藏漸入佳境后,卻往往會發現‘東西在找人’!那些藏品會通過各種機緣巧合找上門來,仿佛也要回家!”小北說完了四點紀律,抬眼看了看大家的反應。
“請小北老師再說說其他還要注意什么?”有位藏友立即發問。
“其實上面講的四點,只是收藏紀律方面的九牛一毛,其他還有許多共性問題值得大家留意,比如——收藏初期一定要多看少動、收藏中期要有捂寶耐心、收藏成熟期應著力提升理論水平、收藏全程都要遠離三盜分子等……這些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說得完的,要不,咱們留到下次再交流吧!?”
底下響著一片掌聲。(周末金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