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玉的鑒別方法:
陜西藍田玉是中國開發最早的歷史名玉之一,現今開采的陜西藍田玉石礦產于中元古界寬坪巖巖群之大理巖帶中,其成因為區域變質—接觸交代變質共同作用而形成。經用現代測試手段對陜西藍田玉的寶石礦物學特征進行了系統研究,分析討論陜西藍田玉的歷史、資源、地理位置及人力資源等優勢,闡明其潛在的社會經濟價值。并對其鑒別作如下解說:
1.偏光顯微鏡下的特征:陜西藍田玉為蛇紋石化大理巖,方解石主要為粒狀結構,葉蛇紋石主要為隱晶質結構、鱗片變晶結構;并可見蛇紋石交代大理巖形成的隱晶質結構,還可見含有晶形保存較好的透輝石、橄欖石及少量白云母等礦物。
2.電子探針結果表明:陜西藍田玉的化學成分與方解石和葉蛇紋石的理論值非常接近,高含量組分是Si、Mg和Ca的氧化物,低組分含量主要是鐵的氧化物、鋁的氧化物,次為鉀、鈉、錳、鈦、鉻的氧化物,其中葉蛇紋石中鐵的含量偏高。
3.X射線粉晶衍射測試結果表明:陜西藍田玉中透明的黃色、綠色部分的主要礦物成分為葉蛇紋石,且含有少量方解石、白云石等,與遼寧岫巖玉相似,顯示葉蛇紋石的特征圖譜。
4.紅外吸收光譜顯示:陜西藍田玉中透明的黃色、綠色部分的主要礦物成分除葉蛇紋石之外,還有少量的透輝。(華夏收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