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投資書畫和股票的企業家很多,但是投資收藏古老小提琴的卻幾乎沒有,其實收藏一把優秀的意大利16世紀的瓜奈利小提琴,年收益在17%以上,一點也不輸給收藏書畫。”日前,在“歐藝琴聲”西方古典弦樂器和鍵盤樂器展的發布會上,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這樣告訴記者,“希望企業家們也能夠關注樂器收藏,讓更多的名貴樂器留戶中國。”
該展出由天寶和聲藝術公司主辦,從今天起至27日在國家大劇院展出,展品將展示古樂器收藏家徐兆民以及一些國外收藏家提供的四十余件歐洲古典樂器,其中包括三十余件大、中、小提琴和十八世紀英國的古董鋼琴、風琴等,其中徐兆民收藏的一把17世紀匈牙利大師制作的樂器,價值在100萬美元以上。
盛中國說,小提琴被譽為是“樂器中的皇后”,最接近人的聲音,目前,中國的音樂人在演奏技術上水準很高,但是很多樂器的質量限制了他們水平的發揮。他認為,今天的小提琴的制作,還是無法跟17世紀意大利工藝相比,“因為一把琴制作出來后,不斷經過演奏家的演奏,木材經過了撫摸,逐漸有了靈性,而一把新琴則是生的,缺少了歲月的打磨。”據悉,今天主辦方還將邀請64名玉樹地震的藏族孤兒來國家大劇院觀摩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