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狄蕊紅)4月23日晚8時,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和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合作推出的“2013中國好書”在央視一套播出,陜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新作《帶燈》榮登榜首。
因為《帶燈》的語言像賈平凹多數作品的語言一樣充滿了陜西味道,且書中主人公為陜西一位鄉鎮干部,在主持人的邀請下,賈平凹用陜西方言朗誦了書中的片段:“……這年代的人發了瘋了要富裕,這年代是開發的年代。”
賈平凹向觀眾介紹了寫這本書的緣由:“我自己平常沒事就去鄉下跑動,認識了一個鄉下干部,她帶我跑了好多村子,后來,她幾乎每天給我發短信,發了很多短信,每天都發,有時一條有時兩三條,開始我就刪了,后來我發現她很有靈性,就產生了創作的念頭。”
評論家稱,《帶燈》這本書直擊農村的尖銳問題。對此評價,記者昨晚電話采訪了賈平凹,在對獲獎表示喜悅后,他說:“對我來說,生活在這個大時代寫現實生活題材,必須關注現實,這個轉型時代決定我的文學品種,必須關注這個時代,才能完成這個時代的意義。”
《帶燈》主人公原名叫螢,后改名帶燈,對此含義,賈平凹的解讀是:“螢火蟲的光雖然很微弱,但不是外來的,是自身的,如果光是發自內心的,多了就會帶來光明。”賈平凹告訴記者,他之所以還在寫農村題材,是因為他來自農村,人在城市更容易清晰地看到農村。他命運里有一種東西讓他更關注農村,不管是《古爐》還是《帶燈》,人物都是最基層的普通人,但這些人很有靈性,他們的靈性和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的靈性不一樣,特別有智慧,這是最打動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