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個色彩的王國。
由于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海南一年四季皆為綠色覆蓋。如果細心觀察,便會發現在這大片綠色覆蓋之下有著豐富的色彩變化,許多熱帶植物也有“一歲一枯榮”的生命周期,枝葉也有從綠到黃,從黃到紅,從紅到紫的變化過程。只不過,這些變化比較微妙,沒有內地四季分明地區植物變化那樣明顯罷了。
這是我的觀察,也是我的感覺。這種觀察和感覺很自然地反映到我的以海南黎族為題材的水墨畫創作當中。
在這些水墨畫作品的創作中,強化了色彩的表現力度,以便能完整地表達我的獨特感受。在這些作品中,色彩的比重擴大了,表現力增強了,熱帶世界的感覺通過色彩的表達而更加強烈。傳統的中國水墨畫講究“水墨淡彩”或曰“墨分五色”、“水墨渲淡”,從筆墨表現的需要出發精研墨韻筆致,關注點在水墨幻化而不在顏色,因此顏色被弱化或基本不用。
多年前,我開始嘗試水墨色彩的表現,試圖從以墨為主輕罩淡染的繪畫狀態改變到以色彩意識來表現的意象色彩狀態。之所以要改變,是因為碰到了新的課題。
從東北調到海南,置身彩色世界,面對新的創作題材,用什么樣的語言能夠比較準確地表現海南這個熱帶地區的人物和他們共榮共生的環境?
以不變應萬變,沿用傳統的“水墨渲淡”以墨為主的表現方式套用海南應該是沒有任何風險的辦法。但我感覺,這樣似乎不能準確表達我對新的地域新的人物新的環境的特殊感受。海南就是海南,不只在環境氣候人物特征上區別于其他地方,其繪畫創作的語言及表現方法也應該區別于傳統經驗。
對于畫家來說,海南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地方,這里的人物、山水、熱帶花卉(或植物)在中國傳統繪畫遺存中幾乎找不到程式化的現成之法可資借鑒。古代海南是個孤懸海外的蠻荒流放之地,內地畫家鮮有到海南者,繪事交流幾為空白。一般來說,直到目前以海南山水、人物、花卉為題材的海南畫家大多都在傳統水墨畫的基礎上自行尋找表現方法,盡管尚不成熟,但這畢竟帶有一定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