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件西藏文物精品23日被陳列在西藏博物館的展柜里。與這里的其它文物不同,這些文物曾漂洋過海,歷經數十年甚至百年顛沛,終于再一次出現在它們的故鄉——西藏。
據悉,這101件文物包括39件金銅佛像、39件(套)佛教法器以及23幅唐卡,還有馬蹬、酒壺等藏族百姓生活用品,均由中國私人、團體收藏。據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副會長、此次活動策展人一西介紹,這些文物不僅流傳有序,而且件件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宗教和文化價值。
在眾多美輪美奐的文物中,一尊14厘米高的釋迦牟尼像顯得格外珍貴。這尊造于公元五世紀的佛像,數十年前由英國藏家從香港購得,后經數次拍賣,現由中國北京藏家藏有。一西說,這尊佛像雖由印度所造,但鎏金技術顯現出明顯的西藏特征,歷經千年保存如此完好,實屬難得。
據介紹,近百年來,西藏的大量珍貴文物流落海外,本批回流文物大多數來自英國、美國、印度等國家。
一西介紹,西方列強的掠奪是文物流失的一大原因。這批文物中,一尊伏魔手持金剛像就經歷過這樣的遭遇。這尊金剛像造于清朝乾隆時期,是清朝宮廷著名的六品佛樓中的一尊主尊像。“雖然做工樸實,它卻是藏傳佛教傳承發展的重要證據,具有極高的宗教意義。”一西介紹,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時,金剛像流失海外,百年之后由中國藏家拍得,才得以回歸祖國。
在展廳的一個角落里,一尊文殊菩薩靜靜地端坐著。108年前,在英國侵略西藏的江孜戰役中,這尊佛像被一位英國少校從一間不知名的寺廟里盜走。百年后,這名少校的后代將佛像出讓,幾經流傳,被中國臺灣藏家購得,并回流大陸,這一次終于出現在自己的故鄉。
這101件文物每一件都有自己傳奇的經歷。這批文物將于7月25日在西藏博物館與公眾見面,展期為兩個月。此后,它們還將到中國其他地方繼續展出。(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