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換三學科才評上骨干教師
新興學科教師去哪評職稱?
書法、心理、舞蹈等新興學科的教師評職稱竟然無路可走,這些教師想要有職稱,必須評其他教師系列——本報日前聯合新浪教育推出的調查《你如何看待教師評職稱淡化論文》,不僅引發出“五成以上教師為評職稱花錢發表論文”等問題,還發現諸如此類新興學科教師在評職稱時遇到的難以解決的現實問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竟然有老師七年換了三個學科才評上骨干教師。
怪狀:書法教師成為“語文骨干”
為了評上區級骨干教師,北京市昌平區一位書法教師李莉(化名)可謂歷經周折。
李莉在寫字教學中十分出色,多次得到市區級領導的好評。之前她通過美術學科評上了小學高級教師,但是在參評區骨干教師的時候卻面臨了大問題。
在第一次參評的時候,她申請的是寫字骨干教師,但是材料交上去之后,評委認為沒有寫字這個學科,于是申請被退回來。三年后,她申報美術學科的骨干教師,但是評委認為她教的寫字不屬于美術,因此也沒通過。兩次申報骨干教師都失敗了,讓李莉備感灰心。
李莉的才能得到了昌平區一位語文教研員的賞識,于是該教研員鼓勵她申報語文學科的骨干教師。三年后,李莉申報了語文學科骨干教師,一年后,她如愿當選區語文學科骨干教師。
“雖然我是語文學科的骨干教師,但教的卻是寫字。”李莉對自己的申報結果也很是尷尬,“這是七年奮斗的結果,為此我還郁悶了很久。”
無路可走:評職稱時新興學科靠邊站
“現在國家大力提倡書法教育,不少學校也增加了專職、兼職的書法教師,但是他們在評職稱時卻沒有出路。”北京市通州教師研修中心書法研修員王偉對書法教師無法參與評職稱感到很無奈。
王偉介紹,通州區小學目前有近30位專職書法教師,200多位兼職書法教師,“由于書法屬于地方課程,在學科分類上沒有書法這個學科,因此,書法教師要評職稱必須要走其他學科系列。”
和書法教師相比,心理教師的評職之路同樣艱難。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教授白玉萍介紹,教育部于2012年年底印發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通知,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健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制訂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價標準,落實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務(職稱)評聘工作。
通知下發了,但是各地執行的力度還是不一樣。目前北京與其他許多省市一樣,還沒有確立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技術職稱評聘系列制度,相對于其他專業的教師,心理教師在職稱評定方面往往處于劣勢。白玉萍舉例說,“北京目前僅有西城區和豐臺區增加了心理教師職稱系列,其余區縣的教師目前還得通過其他學科評職稱。”
作為國家規定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和高中的通用技術課也存在著教師難評職稱的問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室教研員梁烜介紹,北京市目前沒有對這兩個學科的教師職稱評定進行統一的規定。不少區縣為了大力推進這兩個學科的建設,教師可以走這兩個學科的職稱系列,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區縣的教師得通過其他學科來評職稱。
呼吁:給新興學科職稱評定開口
無法評職稱對學科來說是個傷害。王偉認為,書法教師無法參加評職稱,這對教師的積極性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書法教師要參加美術學科的職稱評定,就必須參加美術學科的專項培訓,而參與的書法方面的培訓在評職稱中則不管用,這就會影響教師對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個別教師還會產生書法教師不重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