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欽松:而且版畫創作需要非常恒定的藝術水準和技藝,創作過程非常艱苦,稍微有一點偏差,整個版面就可能毀了。一個國畫家一輩子可以畫出一兩萬張作品,但很多版畫家一輩子也就幾十幅作品,我算是高產的了,有一百多幅作品。
3
“印刷版畫”不是版畫
趙利平:與傳統原創版畫不同,現在還有另外一種“版畫”,借助印刷的手段來復制其他畫種的作品,雖然是原作的印刷品,但因為有畫家的授權和簽名,也有限量,印刷質量也很高,所以自稱“限量版畫”。中國當代藝術名家用絲網印刷等版畫技術印刷自己作品的現象時下已蔚然成風,而且價格還不低。這類掛著版畫牌子的“畫作”究竟是不是版畫?
李全民:我認為這種畫不能叫做版畫,跟傳統的原創版畫并沒有多大的關系。原創版畫凝結了藝術家的勞動過程,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技術性工作,包含著作者在版畫語言與技術方面的原創性與獨創性。版畫的制造工藝集版畫家的畫工、刻工、印工于一身,在板子上作畫,在板子上制作,最后用手工拓印,每一步都由畫家親手完成。在印制上,有時甚至需要20個專色版套印,多的要達到50至60個專色版,對制造者的審美能力與技術水準要求非常高。而以其他畫種為藍本印刷出來的畫連復制品都談不上。因為此復制所用的材料、技法都和原作完全不一樣了。
許欽松:這要回到版畫的概念上來理解,什么是版畫?版畫是藝術家獨立創作構思,獨立刻制印制,獨立完成的作品,還要具備編號和簽名。那些“復制”印刷出來的畫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藝術品衍生產品。吳冠中作品的印刷品能賣出那么高的價格,因為上面有吳冠中的簽名,人們注意的不是那張紙的價值,消費的是吳冠中的名氣,是他的簽名帶來的價值。
知多D
版畫簽名
為什么要用鉛筆?
據李全民介紹,在版畫上用鉛筆簽名,這是中西方通用的慣例。因為用鉛筆簽的名不會破壞畫面的效果,而且不能改動,如果有橡皮擦擦過的痕跡,這幅版畫就作廢了。
簽名一般是簽在畫面的下方,從左到右一般都是作品的題目、作品編號、作者簽名、創作時間、地點等。
近年部分版畫拍賣成交價格
拍品名稱 成交價 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
方力鈞2003年作《2003.2.1》
安迪·沃荷1972年作《毛澤東(F.&S.90-99)》
劉孔喜2007年作《青春紀事之六:離離原上草》
李樺《木刻制作法》手稿上下兩篇
古元1950年作《打過長江去》
胡一川《抗戰組畫(三幅)》
黃新波版畫
RMB6944000 北京匡時 2010-12-05
HKD6620000 香港佳士得2010-05-29
RMB3910000 朵云軒 2011-07-03
RMB2127500 北京鴻正 2013-05-05
RMB204300 雍和嘉誠 2012-12-02
RMB64960 雍和嘉誠 2011-06-02
RMB201600 泰和嘉成 2011-05-29
特邀嘉賓
嘉賓主持
Tips
什么樣的版畫
才有收藏價值?
許欽松表示,要選版畫先選人,選擇的版畫家應該是在版畫界處于前沿地位的藝術家,或者是從事版畫專業研究的教授。這些人以后是會被載入中國美術史的,提到某個時代的版畫時是會提到他們的,抓到龍頭就絕對錯不了,再從這些人當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版畫家。
其次,收藏的作品最好是在專業展覽特別是大型展覽中獲獎的作品,這樣的作品藝術價值高,市場知名度也更高。
當然,一幅版畫的升值潛力,還看版畫家在社會上的影響度,看還有什么人同樣擁有該幅作品。中國新興版畫的起步比較晚,至今也就20多年的時間,老百姓對版畫的認識、了解和欣賞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版畫價值的提升,除了靠人們認識的普及,還要依靠國家機構提升優秀作品的收藏價值,現在館藏級別的版畫價不高,明擺著就是不符合市場規律。不過,這也就是收藏的機會。(金羊網-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