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 晴熱。80年前的今天,沈從文先生與張兆和先生在北平結婚。關于婚禮,沈從文表侄黃永玉在名作《太陽下的風景》中曾經提到:“幾十年來,他(指沈從文——筆者注)從未主動上館子吃過一頓飯,沒有這個習慣。當他得意地提到有限的幾次宴會時——徐志摩、陸小曼結婚時算一次,郁達夫請他吃過一次什么飯算一次,另一次是他自己結婚。我沒有聽過這方面再多的回憶。”可見場面是頗為隆重的。而《沈從文年譜》(吳世勇編,2006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版)則云:1933年“9月9日,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的中央公園水榭舉行婚禮。請客約六十人,客人大都是北方幾個大學和文藝界的朋友。”然而,到底哪些學界文壇友人恭逢盛會,卻未見進一步的具體記載。
不過,有一位新文學大家寫了賀聯,且記在了自己的日記中,那就是知堂。他1933年9月8日記云:“上午寫聯云:試游新奇境,相隨阿麗思。因明日沈從文君結婚也。”同年11月1日杭州《藝風》月刊第1卷第11期又刊出署名知堂的補白《沈從文君結婚聯》:
國歷重陽日,沈從文君在北平結婚,擬送一喜聯而做不出,二姓典故亦記不起什么,只想到沈君曾寫一部《愛麗思漫游中國記》,遂以打油體作二句云:“傾取真奇境,會同愛麗思。”
去年我的博士生宮立發現了這則短短八十余字卻很好玩的知堂集外小文,在《現代中文學刊》總21期上作了介紹。陰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重九”,國歷重陽應指陽歷9月9日。而賀聯在發表時,上下聯都作了修改。查1933年9月9日知堂日記,他一天在外奔走應酬,并未參加沈從文婚禮。但寫了這副喜聯致賀,情意也就到了。
知堂小文中所說的《愛麗思漫游中國記》,確切書名是《阿麗思中國游記》,為沈從文著長篇小說,二卷本,分別于1928年7月和12月由上海新月書店出版。對這部長篇,沈從文研究界一直不夠重視。其實,不但知堂對之印象深刻,另一位賞識沈從文的新文學大家郁達夫也評價甚高。他1936年9月6日在福州《小民報·新村·每周文壇》發表《我所喜愛的文藝讀物》,開列了三部書,即“魯迅:《野草》。茅盾:《子夜》。沈從文:《阿麗思漫游中國》。”將其與魯迅的代表作《野草》和茅盾的代表作《子夜》相提并論了。(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