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生活、自由的時間、優厚的收入、高等的地位,讓畫家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然而,在光鮮背后,職業國畫家面臨著不同的生存煩惱:那些剛從藝術院校畢業的學生,被畫廊簽約的寥寥無幾,大多還得依靠家庭的支持;那些底層畫家畫了幾十年的畫,有的甚至一幅作品都沒有賣掉;那些已經成名的藝術家更是要天天忙于各種應酬。不同的階層、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方式,職業藝術家各自述說著不同的生存狀態。
書畫創作群體數量龐大,業內人士表示,全國目前有50萬左右的畫家,僅書協美協就擁有各級會員萬余人,畫家的層次和社會地位各不相同,包括國家級會員、省級會員、各等級畫院供職人員、美術學院和各院校的藝術教師及其弟子等,此外,散落在民間的書法、國畫愛好者更是不計其數。這些書畫人的生活狀況和收入水平懸殊極大,有日進斗金的大腕,也有混跡漂泊、艱難糊口、朝不保夕的書畫從業人員。
書畫名家走穴應酬
有不少國家級的書畫名家,一幅畫作可以賣到幾萬、幾十萬元甚至百萬元,可謂是功成名就,日進斗金,他們不用為生計擔憂,相反生活富裕。但是,這些知名度高的書畫家卻經常被俗事纏身,難有靜心創作的空間。
近幾年來,書畫市場持續走熱,書畫家和他們的作品受到藏家和投資者的追捧,與普通書畫家相比,作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形成了特有的“名家書畫經濟”。名家因其自身的知名度和作品的市場價值成為不少商家眼中的“香餑餑”、“搖錢樹”,畫展、剪彩、筆會、出版物等邀請紛至沓來,請客吃飯、索求作品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其中,名氣很高的畫家不需要借助各種應酬來博眼球,反而更需要自己的創作時間,所以,對于此類活動他們會有些排斥,能躲即躲。相對而言,名氣較小的畫家則希望借類似活動提升知名度,于是頻繁參加大小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