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背后的價值
字畫,承載于紙上的風雅與文明,成為無可估量、升值無限的財富寶庫。古人將中國傳統字畫分為能品、妙品、神品、逸品四個等級。從古至今,典雅蘊藉、含蓄詩意的中國書畫家留下了許多獨樹一幟的書畫作品,其蘊含的藝術價值震爍古今中外,不少字畫作品還在國際藝術品拍賣會上拍出上億天價。
書畫大師天價作品頻現,在業界看來是大師們創作價值的回歸。以2013年秋拍中創下個人拍賣紀錄的黃胄為例,其作為長安畫派代表人物,獨創性地將速寫融入中國畫,開啟了全新的人物畫筆墨范式。但與相比進入億元的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而言,黃胄的作品價格一直被嚴重低估。而此次創下1.288億元拍賣高價的作品《歡騰的草原》,是黃胄在1981年以該題材僅創作的兩件作品之一,另一件現珍藏于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接待國賓的18號樓,此件作為國禮由當時的國家領導人贈與美國實業家哈默博士,具有很高的藝術與歷史價值。
專家指出,那些真正的書畫大師基本上都是在艱苦而純粹的藝術創作土壤中造就的。因為書畫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名人多才,創作字畫本是修身養性的好方法,故名人字畫多珍品。名人多風云人物,一方豪杰,見證歷史,甚至改變歷史,他們的東西,包括字畫,就如同文物一樣,是歷史的珍寶。
根據自己的收藏經驗,著名收藏家田耘表示,“字畫講究品相,殘破、掉色的字畫不要收,字畫一旦殘破掉色,價值大打折扣;同等條件下,大的字畫作品比小的珍貴,冊頁、扇面、手卷字畫作品至少要比掛軸貴兩倍;物以稀為貴,當然越稀少的字畫作品越珍貴;如果字畫傳承有序,也就是說這幅字畫作品的收藏歷程清晰豐富,比如歷代以來不同收藏者,尤其是名家在字畫上題跋、上款之后價值倍增。比如黃庭堅行書《砥柱銘》,全文82行407字,但卷上有宋代賈似道、明代項元汴直至清代、民國藏家的大量題跋和鈐印,使其價值陡增,而并不為大眾知曉的元代畫家王蒙,他的《葛稚川移居圖》,就是因為圖上先后有7位大學者的題詩,身價驚人翻番”。
有藏家指出,相比國外幾十億拍價,中國字畫拍賣天價,更是中國字畫極具收藏價值的體現。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的書畫藝術在國際上得到了越來越高的肯定。
巨額利益引發的思考
作為藝術品投資者來說,這些天價固然顯示了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勃勃生機,顯示了整個投資的大環境還是好的,但只看到這些數字是遠遠不夠的,應該看到這些天價背后的市場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