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5日下午,由江蘇省文學藝術聯合會、東南大學、江蘇省書法家協會、陜西省書法家協會、甘肅省書法家協會、青海省書法家協會、現代快報社、南京華衣集團主辦的“絲路心跡——劉燦銘寫經書法巡回展(西安站)”在西安大唐西市藝術館隆重開幕。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西北工業大學原校長姜澄宇,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終南印社名譽社長趙熊,大唐西市集團副總裁王勇,大唐西市集團副總裁姚增海,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薛養賢,陜西省書協常務副主席、陜西省青年書協主席張紅春,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西安工業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于唯德,陜西省青年書協副主席王江,陜西省青年書協秘書長梁林波,西安航天動力消防工程公司陳清川總經理等,陜西省書協副主席魏杰主持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終南印社名譽社長趙熊在致辭中表達了對展覽的祝賀,認為劉燦銘院長作為全國著名書法家,能夠從敦煌寫經中提取靈感,并將其融入自己的書法藝術中,十分可貴,這些都值得陜西書法界的同仁們學習。
陜西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雷珍民專門為展覽發來短信,為展覽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
劉燦銘院長在致辭中表達了對出席開幕式的各位嘉賓的感謝,希望以此為契機增進與陜西書法界朋友們的交流。開幕式后身穿華衣集團服飾的模特登場,由劉燦銘教授在服飾上進行現場書寫,贏得在場人士的陣陣歡呼。
最后由西北工業大學原校長姜澄宇教授宣布展覽開幕。開幕式后舉行劉燦銘書法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陜西省書協常務副主席薛養賢主持。
劉燦銘先生現任東南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民盟中央委員、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省文聯委員、教育部美術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評審專家、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審專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現代書法研究院院長、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民盟江蘇省委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民盟國風書畫院院長。作品入選“全國第五、六、七、八屆書法篆刻展”,其中第五屆獲全國獎;作品入選“全國第四、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其中第四、六屆獲獎,作品多次被中南海、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等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收藏。2006年獲江蘇省委宣傳部“五個一批”人才;2007年獲得江蘇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2014年當選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十大影響力人物。
此次“絲路心跡——劉燦銘寫經書法巡回展”由西安站開啟,以作為隋唐絲路起點的大唐西市開啟征程,具有特別的意義。
西市始建于隋,興盛于唐,占地1600畝,220行,商賈云集,貿易興隆,被譽為“金市”。唐長安西市是當時世界的國際貿易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和時尚娛樂中心。作為隋唐絲綢之路的起點,其宏大的規模和繁榮的市場支撐著世界的貿易體系,佐證著中華民族最輝煌的貞觀、開元盛世。
絲路為古代中國的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了發展的機遇,而在近現代,人們抹去黃沙的掩埋后,它仍為當代中國的文化藝術保存了無數的瑰寶。時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精神,借助絲路的歷史符號,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體。這也恰恰證明了,即便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交流與融合仍然是永恒的主題。此次“絲路心跡——劉燦銘寫經書法巡回展”正是建立在這樣的文化基礎上,學術性的體現了劉燦銘先生多年來對敦煌寫經書法的實踐與思考,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進行了符合時代的再創造,賦予了敦煌寫經屬于當代的藝術面貌。
展覽自六月五日起,直至九月,首站于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后一路向西,途經平涼、天水、蘭州、西寧、張掖、武威、酒泉、敦煌。將誕生于絲路之上的敦煌寫經與時代特征相融合,這不但是一次藝術上的朝圣,展現劉燦銘先生對絲路文化的敬仰,同時也是一次藝術上的實踐與學術上的思考。任何一門藝術想要持續發展,創造出前人所未有的高峰,必須在不斷精進自身的同時,多方吸取營養,進行融合創新。這是古代絲綢之路創造輝煌的原因,是當今“一帶一路”提出的依憑,也是劉燦銘先生以此次展覽為載體所展現出的藝術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