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民生優先理念,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支持和保障力度,預計全年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到80%,新增財力用于民生的比重達到80%以上。推進民生“擴面提標”,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及時為各類保障對象發放補助補貼,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預計全年民生工程支出達到53.6億元,較年初計劃增長10.4%。支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例達到26%。支持文化科技事業發展,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各級各類文化事業單位經費水平大幅度提升。支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籌資水平穩步提高,健全了城鄉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全面落實各項民生政策,各類保障對象實現了應保盡保,把黨和政府的財政陽光送到了千家萬戶。
參加工委組織的十八大知識競賽
改革創新是財政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今年以來,市財政局不斷深化部門預算改革,推進綜合預算管理,增強了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之間的銜接,提高了財政資源配置效率。積極推進預算公開,實現了市級部門預算全公開,建立了“三公”經費月報制度,對預算安排涉及的重大民生專項支出,在財政信息網上主動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繼續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在國庫集中支付實現市、縣預算單位全覆蓋的基礎上,將集中支付改革逐步推向鎮辦,啟動了鎮級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試點。積極推進公務卡改革,將10項公務支出納入公務卡強制結算范圍。全面推行電子化政府采購,建立了金財專網、開評標專網和公網三套獨立的網絡體系,預計全年政府采購規模6.8億元,節約資金0.8萬元,資金節約率達到9%。推進財政資金績效評價改革,積極開展重點項目和部門整體績效評價試點工作,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進一步提高了公共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積極推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引入競爭機制,切實做到“買事不養人”。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對全市地方政府性債務進行了全面清理甄別,摸清了政府性債務底子,建立健全了政府性債務的舉借、管理、使用、償還全方位監管機制,進一步規范了各級政府債務管理,有效防范了財政風險發生。
以幫扶共建為“要”:雙包雙促 精準扶貧
今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作出“雙包雙促”扶貧攻堅的決策后,市財政局立即動員部署,黨員干部第一時間深入包扶村洛南縣三要鎮龍山村,沉下身子扶真貧,幫扶共建取得了積極進展。
市財政局成立了“雙包雙促”扶貧攻堅行動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嚴格的下鄉包扶工作紀律。4月份以來,局黨組成員帶領45名干部,先后多次深入包扶村,到貧困戶家中訪貧問苦,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三年扶貧規劃和當年包扶計劃,結合村情實際,確立了以產業扶貧為抓手,大力發展核桃、中藥材、養羊和燈籠加工等四項主導產業的扶貧工作思路。針對各貧困戶實際情況,按照“因戶制宜、一戶一策”的原則,量身定做制訂包扶措施,建立了“機關包村、領導包項目、干部包戶”的包扶工作機制,形成了精準對接、責任到人的“雙包雙促”工作格局。
基礎設施落后是龍山村發展的瓶頸制約。市財政局了解到村級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后,積極協助村上爭取項目,動員村民投工投勞,先后幫助新修王溝、半溝、上溝通組水泥路3公里,修建美化了東洼、水磨移民新村護堤107米,硬化移民新村入戶道路3500平方米。今年夏天,龍山村遭遇嚴重旱災時,財政局從機關經費中擠出資金為村民打井,架設臨時取水管線400米,有效緩解了旱情,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