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能力建設年活動紀實
(局長李育善帶隊檢查食品安全)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通訊員 翁 震 記者 賈書章)2014年,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新的體制機制下,緊緊圍繞“錘煉隊伍、提升素質”這條主線,印發了《食品藥品監管能力建設年實施方案》,以“建隊伍、嚴執法、提效能”三部曲為抓手,準確定位,把握重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實現了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良好開局。
建設隊伍 夯實基礎
走進商州區大荊鎮政府四樓,樓道正中位置擺放著一塊展板,上面寫著“食品安全消費警示”“如何辨別假冒偽劣食品”,右側墻上食品藥品監督崗上,職能職責、舉報電話、服務承諾、許可流程、政務公開欄等清晰明了。辦公室內的沙發、桌椅、電腦、打印機、文件柜嶄新整潔,墻上的執法檢查制度、限時辦結制度等整齊排列,3名年輕的小伙子正在忙著為群眾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
前來辦事的高先生說:“以前辦許可證要坐車幾十公里到城里去辦,花錢不說,來回得一天,有時一次還辦不好。現在方便的很,在家門口隨時就能辦。”
這些變化,都得益于我市2013年的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104個鎮辦成立食品藥品監管所,副科級建制,在村一級聘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員、協管員,市、縣、鎮、村四級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網絡初步形成。通過省級驗收的,每個所將獲得省級財政獎勵50萬元。目前,全市已申報標準化監管所43個,已有39個通過初驗。
組建機構是基礎,增添硬件是保障,建設隊伍是關鍵。為此,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把提升隊伍素質作為錘煉隊伍的首要任務,印發了教育培訓工作計劃,按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周周有學習、月月有培訓。先后邀請省級專家教授,分期分批對全市食品藥品監管人員進行了集中輪訓;為職工配發了《食品藥品執法操作手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書籍,人均讀書6本;組織新任市、縣局長參加了國家、省局的封閉式輔導培訓,舉辦了鎮辦監管所長專題培訓班;組織開展了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電視大賽、執法案卷評查、執法理論研討和十大優秀案卷巡回展等系列活動;舉辦法制能力建設、藥品安全檢測與評價、投訴舉報處置、執法人員能力提升等各類培訓15次,累計培訓2600余人。市局還組織編寫了《商洛市食品藥品監管基層工作指南》,印發全市每個干部,指導開展工作。通過“走出去”的辦法,組織市局業務骨干赴7個縣區,通過執法觀摩的形式,手把手、面對面地開展現場培訓,提高了實踐操作能力,干部的業務技能和法制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
熱情服務 嚴格執法
為了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提高對食品藥品安全的應急處置能力,在該局下設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中心,開通了“12331” 投訴舉報電話,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制定了《投訴舉報受理辦法》,明確了投訴舉報處置程序,投訴舉報的辦理、回復期限等。編印了《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知識手冊》,發放到廣大消費者手中,增強了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報市政府批準,制定了《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獎勵辦法》,對食品藥品安全舉報有功的人員予以嘉獎。8月21日,市局還牽頭組織食安委成員單位在鎮安縣舉行了全市Ⅲ級食品安全事故三級演練,檢驗了預案,鍛煉了隊伍,提高了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