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里是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中心,請問您需要什么幫助?”2014年8月25日,已是晚上23時,市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中心接到一位消費者投訴,他在某超市購買的牛奶,小孩喝了之后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懷疑是牛奶質量出現了問題,請求藥監部門依法調查。接線員沒有絲毫馬虎,10分鐘后,按照《投訴舉報受理工作程序》,立即轉至該轄區的食品藥品監管局依法調查處理,并將處理的結果向受害者進行了反饋。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最嚴”,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確立了“以嚴打促規范、以問責促落實”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實行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一票否決,夯實了監管責任。先后與市公安局制定了《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工作制度》《聯席會議制度》。與市檢察院、公安局分別召開了聯席會議,初步建立起了信息共享、聯合打假、法律咨詢等良好工作機制。聯合公安、質監等部門開展了聯合執法檢查,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2014年年,先后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風險大排查、肉制品、乳制品和食用農產品等專項整治行動8項,組織開展了處方藥銷售專項整治、醫用氧專項整治、醫療器械五整治以及生產銷售假藥的專項整治5項。全市累計查辦食品藥品違法案件411件,搗毀制假窩點2個,取締無證經營25家,查獲假劣藥品274種次,不合格食品413種次,移送司法機關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案件12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5人。
實現監管信息化
走進食品藥品監管局的政務大廳,映入眼簾的是一臺嶄新電子公示機和查詢機,上面滾動播放著辦理行政許可的項目和結果,對許可的標準、依據、程序等還可以現場查詢。經工作人員介紹,所有的許可事項都可以通過政務大廳一個窗口辦理,再也不用群眾多個科室來回竄了。實現監管的信息化,為廣大消費者、監管對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這也是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能力建設年的又一個重頭戲。
圍繞信息化建設,印發工作方案,制定了《信息公開制度》《政務公開制度》和《政務公開效能責任追究制度》等,對政務網站進行了升級改版,增設了局長信箱、公眾留言、民意征集、信息公開等專欄,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有關問題,及時向社會予以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全年發布信息646條。
開通了政務微博,公布了投訴舉報電話,對廣大消費者的投訴和疑問及時組織查處,并進行在線回復,共發布政務微博146條。依托省局信息端口,建立了特藥監管實時監控系統,對全市特殊藥品經營、使用單位實施24小時遠程監控,嚴防特殊藥品流弊事件的發生。
建立了基本藥物電子監管系統,對全市的基本藥物生產、經營單位的藥品來源、數量、流向等做到了全過程監控。目前,生產企業基本藥物已全部實行了電子監管碼,在73家藥店進行電子監管試點。建立了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控系統,設立不良反應監測點998個,縣級網點覆蓋率達100%,鎮辦達80%,村級達50%,涉藥單位可以通過網絡直接將藥品不良反應的相關信息上報監管部門,提高了對處置突發藥害事件的反應能力。建立了全市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電子信息檔案,企業的生產經營的品種、有效期限、風險防控點等基本信息一目了然。建立了藥械抽驗稽查系統,對企業產品監督抽樣的結果信息實現了全國聯網。建立了違法藥品廣告監測系統,對主流媒體實現24小時網絡監測,移送相關部門違法廣告263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