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后,城管部門還將采取哪些措施以加強我市生態環保建設及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市創建工作?
楊安民:一是大力推行節能環保和科技新材料。如路燈、景觀燈一律安裝節能燈,實行智能化控制。推進垃圾焚燒發電和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達到廢物循環利用、造福于民的目的。人行道改造鋪設透水磚,市政公用設施推廣環保節能材料。積極實踐海綿城市建設模式,即在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依托既有的綠地、園林、景觀水體構建四級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建設一個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切實把雨水“留住”和“用好”,使水源得以涵養,使田園得以保存,使生態得以循環。二是加快推進氣化商洛建設,提高入戶率。目前,西安-商洛-丹鳳的天然氣長輸管線已經建成,計劃今年逐步啟動丹鳳-商南、商州-洛南、商州-山陽的天然氣長輸管線工程建設,推進市區天然氣入戶率按照每年20%的比例進行增長提高。同時到2015年底完成市區80%的燃煤小鍋爐改造,切實從源頭上治理燃煤造成的污染,減少霧霾,讓商洛的空氣更加清新。三是強化城市綠化、治污、凈化,提高環境質量。綠化方面,重點圍繞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推進園林式單位和居住區創建及綠道建設,實施城市出入口及街路增綠補綠,提高城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三大指標。治污方面,重點是推行供排水許可管理制度、管網有償使用制度,進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系統,加快實施市污水廠擴建工程,將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提升到6萬m3/日,使處理率穩定達標、出廠水質穩定達到一級B標準,同時推進沿丹江、漢江沿岸重點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確保“一江清水供京津”。凈化方面,進一步完善設施配套,發揮3個垃圾處理廠的功能,推進3個垃圾的綜合利用研發,強化完善城區轉運站、垃圾箱、公廁等環衛設施,提高機械化清掃率,加強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城市出入口、道路交叉口等薄弱環節和區域的清掃保潔,全面消除衛生管理盲區;同時,對城市主要街路進行灑水降塵,始終保持城市環境的干凈整潔、空氣質量的清新宜人。建筑渣土做到專車專線、密閉覆蓋運輸和定點消納。進一步擴大收運范圍,提高醫療固體廢物的集中處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