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趙川鎮腰嶺村位于新開嶺腹地,那里山大溝深,群眾居住分散、立地條件較差,初提起總給人一種遙遠、偏僻、貧窮的感覺。然而,當你踏入腰嶺村,看到的卻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新農村景象:寬闊平整的村組水泥路,功能齊全的便民服務場所,管理有方的核桃和中藥材種植基地,忙碌于田間地頭、廠礦企業的村民讓整潔漂亮的農家小院顯得更加和諧。這與市民政局在這里開展“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分不開。
2014年以來,按照市上“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工作的統一安排,市民政局及17名干部包扶商南縣魏家臺鎮腰嶺村(現趙川鎮腰嶺村)和40個貧困戶。兩年來,落實幫扶資金90余萬元,改善包扶村基礎設施,組織實施產業發展,為群眾辦實事解困難,取得了較好的包扶效果。
因地制宜,制定包扶計劃。市民政局黨組始終把“雙包雙促”精準扶貧作為全局重點工作,成立了一把手局長掛帥的“雙包雙促”工作領導小組、駐村工作隊,確定了包抓聯系科室。通過深入調研,廣泛征求鎮村干部和廣大村民的意見,確定了“以修建通組產業路為主,建設村級便民利民基礎設施;以發展核桃和中藥材種植為主,鼓勵發展土豬、山羊養殖和勞務輸出;以黨組織結對共建為主,提高村兩委理事和帶頭致富能力”的思路,并制定了詳細的“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工作三年規劃、年度計劃和干部包戶項目。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去年以來,市民政局著力建設便民利民基礎設施,先后落實幫扶資金70余萬元,修建通組石仁溝組、張家營組、腰嶺組通組水泥路4.82公里,修建便民橋2座,解決了村民出行問題。投入7萬元建設農村互助幸福院一所,讓村上的老年人有了活動的好去處。協調供應20噸水泥、1300米水管等物資,為張家營組修建了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16戶群眾的用水問題。同時,倡導文明生活風尚,教育村民整理美化房前屋后,村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很大改善。
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拓寬村民增收渠道。腰嶺村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沙質土壤也適合丹參等中藥材生長。當地一直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為將產業做大做強,按照群眾的意愿,在市民政局和魏家臺鎮的組織協調下,村上積極與商洛市天士力藥業公司聯系合作,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組織群眾代表到外縣參觀學習,并邀請天士力公司技術員到育苗田地現場開展技術培訓。去年以來,市民政局投入近15萬元,幫助建設核桃種植基地100畝,種植丹參、桔梗、蒼術等中藥材70畝,種植白楊樹3000棵,并計劃今年年底前再擴建核桃種植130畝。另外,包扶干部把“扶志”作為工作重點,幫助困難群眾轉變傳統思想觀念,打破自產自銷的生產模式,依托當地廠礦企業和在外創業人員帶領,發展勞務輸出每年600多人,鼓勵群眾發展土豬、改良野豬、山羊等養殖產業,年出欄生豬500多頭,山羊近200只。
加強村級班子建設,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結合局機關支部與腰嶺村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幫助村支部委員會和村委會開展選舉工作,結合鎮村改革,吸納懂技術、會管理的產業帶頭人進村委會班子,兩委會班子作用發揮明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能力進一步增強。廣泛宣傳社會救助政策,幫助困難群眾解決醫療、低保、入學等方面的問題,累計幫扶困難群眾60余戶,托起了民生大底,讓他們享受到惠民政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