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琳
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商洛市委網信辦迅速行動,堅決貫徹上級決策部署,強化責任擔當,主動履職盡責,加大信息權威發布,加強虛假有害信息處置,做好社會輿論引導,凈化網絡空間,確保網絡安全,統籌網信企業,用科技信息化、大數據為全市抗疫提供技術支撐,為全市抗擊疫情貢獻了網信力量。
迅速行動,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剛一打響,1月25日正月初一,市委網信辦當晚取消春節休假,立即啟動加強級應急響應機制,實行24小時帶值班制度,全體干部正確認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嚴峻性和緊迫性,自覺把做好疫情防控網上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科學周密謀劃,連夜制訂應急工作預案,建立完善監測發現、調查核實、分析研判、及時處置應對的高效運轉工作體系。同時,嚴格落實縣區網信部門屬地管理責任,構建起渠道通暢、多方協作的工作格局。
強化宣傳,做好權威信息發布。為網信商洛、商洛新聞、商洛日報、視聽商洛等微信公眾號成功申請每天增發權限。組織協調省市新聞網站開設專題專欄“戰疫情,商洛在行動”,宣傳推送中省疫情防控決策部署、權威信息和我市工作動態及取得成效,普及疫情防護知識,有效擴大宣傳覆蓋面。截止目前,全市新聞網站開設專題專欄8個,編發稿件26000余條,微信公眾號、新聞客戶端、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轉發推送稿件6500余條,向中省媒體提供稿件5500余條,累計閱讀量超過6600萬次。利用“網信商洛”微信公眾號積極宣傳發布疫情防控相關信息400余條,收到良好社會效果,形成了商洛疫情防控工作網上最強音。
全面高效,加大網絡信息管控。加大涉商網絡疫情輿情監測,設置疫情監測專題,做好涉商網上信息會商研判,編報輿情專報38期,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54次,為領導決策發揮了參謀和助手作用;向縣區和市級部門轉交網民意見建議和反映問題76條(次),做到線上有訴求,線下有回應,獲得群眾稱贊。加強與公安、衛健、市監等部門協調聯動,針對網上出現疫情虛假信息的苗頭,聯合市公安局發布《關于依法依規堅決打擊網絡謠言的通告》,倡導全市網絡平臺和網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理性辨別網上信息;對發現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3家網站、客戶端、微信公眾號進行了約談,責令對其未經許可從事新聞信息服務、未經核實發布虛假信息等違規問題立即進行整改。依法開展網上疫情輿情管控,封堵刪除網上有害信息398條。配合公安部門,對造謠、傳謠的網民依法采取行政措施,約談、訓誡6人,拘留4人。對“市區道路實施交通管制”“城區路口改24小時紅燈”等不實信息及時進行辟謠,規范了傳播秩序。
加強預警,筑牢網絡安全防線。下發《關于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利用大數據支撐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督查疫情防控各檢查站和有關部門,嚴格落實個人信息保護相關要求,在監測發現多家媒體和自媒體刊發新聞信息時,將病患姓名直接發布,責令立即進行更正,確保疫情期間個人信息得到合理的使用和保護。持續做好網絡安全整體態勢感知、重點預警信息發布,下發《網絡安全預警提示專刊》15期,通過“網信商洛”公眾號和手機短信,發送網絡安全預警提示信息,提醒各級各部門做好假借新型冠狀病毒之名實施網絡攻擊、境外機構對我國衛生醫療機構發起定向攻擊防范工作,督促出現問題的縣區及時修復網站漏洞,提供7×24小時線上咨詢和技術指導。下發Windows7操作系統補丁,督促黨政機關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單位做好補丁升級。目前,44家單位完成升級,確保了全市網絡安全。
統籌協調,發揮網信企業作用。組織全市各級網信系統、網絡社會組織、網絡平臺、網信企業開展“萬眾一心戰疫情 網信在行動”專題活動,積極投入疫情防控戰役。協調電信運營企業解決寬帶網速和通訊信號不暢問題,通過“網信商洛”微信公眾號和縣區融媒體中心,向全市中小學生提供在線學習服務。2月初,針對全市防疫醫療用品緊缺的實際,及時協調聯系國內網信企業支持幫助,聯合京東云通過“網信商洛”微信公眾號,為全市提供口罩、防護服、防疫技術產品等醫療用品生產貨源和購買服務;聯合識因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供智能疫情問答、數據查詢等服務;協調微醫互聯網總醫院免費為全市提供網絡義診服務;協調蒼穹數碼技術公司提供疫情防控管理信息系統免費服務;聯合華為、騰訊提供視頻會議服務。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捐獻1萬只口罩和55套防護服,商洛電信、移動、聯通、廣電網絡等運營商免費提供電話彩鈴、在線學習、影像測溫、二維碼注冊服務。在做好疫情防控有關工作的同時,統籌推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編制《屬地網信企業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應用服務清單》,指導網信企業復工復產,及時協調網信企業復工中的內部防疫、交通運輸、原材料物資調度等問題,精準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