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審計局創建省級文明單位巡禮
王代軍 楊江波
7月30日,市審計局舉辦2020年第二季度“讀一本好書”讀書分享活動,臺上8名來自局機關的干部侃侃而談,一一分享著自己對于《解讀中國經濟》一書的獨到見解,臺下不時傳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像這樣的讀書分享活動,市審計局已經舉辦了14次。這是市審計局開展“閱讀經典圖書、創建書香機關”,職工全員參與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市審計局以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為載體,狠抓單位精神文明建設,使精神文明之花在機關院落絢麗綻放。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文明行業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標兵、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單位、全市國資監管工作優秀單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優秀單位;連續3年被省審計廳評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審計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兩次獲得省審計學會青年審計論壇優秀組織獎,連續3年被評為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優秀單位;脫貧攻堅工作3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今年以來,市審計局先后被評為全市2019年度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優秀單位、全省醫療保險基金審計工作先進單位、省級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全市財源建設目標責任考核先進單位、全市意識形態工作專項督查考核優秀單位,被授予市級無煙單位等榮譽稱號,局婦聯被評為商洛市優秀基層婦女組織。5人受到省、市表彰,4個審計項目獲得省級優秀。先后多次在全市文明創建工作會議上進行了經驗交流,精神文明創建和審計工作取得雙豐收、雙突破,各項工作受到社會各界充分肯定。
強化組織領導 夯實創建責任
為確保了省級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的扎實開展,市審計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主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文明單位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確定兩名專職人員負責創建日常工作,嚴格按照文明單位測評體系,對標對表對項,制定年度創建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分工,夯實責任。局黨組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與其他審計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組織并參與文明創建活動。通過制作宣傳欄、張貼文明禮儀用語、懸掛標識牌,在電子屏幕滾動播放文明禮儀小動漫等方式營造創建氛圍,動員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文明單位創建和全市的“五城聯創”工作,號召職工積極參加志愿者團隊等社會公益活動。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設考核獎懲辦法》《文明科室評選實施方案》《優秀公務員考核辦法》等制度,結合“三項機制”,將干部評優、考核、選任與創建工作掛鉤,與激勵機制、黨員管理相結合,將精神文明創建投入納入經費預算,優先安排。
弘揚傳統美德 彰顯文明本色
實施“六德”工程。開展以“立德”為主題的學典型活動,號召職工向全國審計系統先進個人徐景浙學習、向全市審計系統好人楊海濤學習等活動;進行了以“尚德”為主題的全局樹標評模活動,以“遵德”為主題的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涉農政策宣講誦讀活動,以“載德”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以“潤德”為主題的關愛道德模范捐款活動,以“弘德”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舉辦“道德大講堂”,提升干部道德修養。先后舉辦“道德大講堂”9期,每期堅持“唱一首歌曲,誦一段經典,聽一次講座,看一段視頻,做一番省身”五個環節,宣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敬業奉獻、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的模范事跡,全局職工的道德修養不斷提高。開展季度讀書活動,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舉辦“閱讀經典圖書、創建書香機關”季度讀書交流活動14次,每次都由兩名領導干部負責并帶頭交流,總計交流160人次,通過閱讀交流活動,提升職工的文化修養,優化職工的知識結構,機關的學習氛圍日益濃厚。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涵養奉獻精神。成立了由30多人組成的“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以“弘揚雷鋒精神,開展志愿服務”為主題,先后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愛心獻血,涉農政策入村宣講、婦女權益知識宣講,送溫暖關愛孤寡老人和特困群體、方便出行掃雪除冰,創衛整治大清掃、環北路撿拾煙頭,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
開展“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共建活動。選派優秀干部組成駐村工作隊,在開展脫貧攻堅的同時,先后幫助包扶村建成了辦公樓和村民文娛活動廣場,拓寬改造通村水泥路,爭取投資百萬元改善村容村貌,多次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建起了農家書屋、“愛心超市”、村級廣播站;舉辦“道德講堂”進農村活動,開展“家和萬事興·和諧樹新風”評選活動,聯合包扶村黨支部舉辦“抓黨建、促脫貧,共創致富路”三問一解助脫貧主題黨日活動;融洽干群關系,解決群眾困難問題30多件,舉行“扶貧扶志、感恩奮進、不負韶華、筑夢青春”大學生演講賽,引導群眾感恩奮進、向好向善。經過不懈努力,包扶村鄉村美麗、鄉風文明、群眾富裕的新農村逐步實現。
市審計局內部還以傳統節日為載體,先后舉行了“清明節祭祀緬懷革命先烈”“戰疫情網絡吊唁英烈”“迎七一進村入戶共商脫貧攻堅”“迎雙節頌清風”“品味端午文化、傳承民族精神”詩文朗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唱響主旋律,紅歌獻給黨”等主題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培養愛國精神和繼承傳統美德。在辦公樓走廊、電梯、衛生間懸掛文明標語,營造文明氛圍。開展以“我是志愿者·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使機關干凈整潔,干部職工文明禮貌、朝氣蓬勃、健康向上蔚然成風。
培育文明禮儀 塑造審計形象
市審計局堅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一言一行做起、從具體事情抓起,塑造審計機關良好的形象。堅持履職文明。始終堅持依法審計,做到程序文明、行為文明、作風文明。堅持交流文明。在各個辦公室張貼審計機關文明用語,積極推廣普通話,著力塑造審計干部講文明、知禮儀、重誠信、團結友善、熱情好客、親和融洽的良好形象。堅持舉止文明。倡導文明出行,遵守交規,安全有序;倡導文明上網,抵制錯誤言論,凈化網絡空間。堅持消費文明。號召干部職工節電、節水、節能、節約辦公用品,科學飲食、節約糧食,倡導“光盤行動”。堅持機關環境文明。定期開展單位環境治理,保證院落整潔,樓道干凈,室內清新。不斷完善機關安全保衛制度,設置專職門衛,機關24小時有人值班,堅持車入位、門上鎖。開展文明禮儀演講比賽活動,以賽促學,以知促行,使文明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強素質建設鍛造審計鐵軍
市審計局始終堅持將提升干部職工綜合素質作為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以“模范機關”創建和“能力提升年活動”為載體,堅持每月集中學習,邀請高校教授、省廳專家舉辦理論知識講座,常抓政治理論學習不放松,干部職工政治理論水平和駕馭新形勢下審計工作的能力不斷提升。把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點,開展“最美審計人”“文明科室”“文明個人”“文明家庭”等系列評選活動,弘揚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促進思想道德教育與時俱進。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典型案件以案促改系列專題教育,觀看警示教育片,赴延安梁家河、紅軍二十五軍庾家河戰斗舊址現場學習,舉辦“法潤商山大講堂”講座,教育干部職工爭做“務實清廉”“依法行政”的模范。注重審計文化體育建設,修建健身場地,多次參加全市職工運動會,獲得了榮譽,培養了職工團結、拼搏、友愛的精神;建立審計文化書屋,供職工閱覽;舉辦學習園地,每月更新一次;建成榮譽室,定期開放,激發職工榮譽感、事業心、責任心;組織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市文明委舉辦的“牢記黨的宗旨、助力文明城市”等活動,干部職工凝聚力、向心力明顯增強,職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干部綜合素質明顯提升。
提高政治站位 助力脫貧攻堅
市審計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政治任務來抓,奮力助推脫貧攻堅。不斷提高助推脫貧攻堅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充分發揮審計職能作用,緊扣精準扶貧政策落實、資金使用、問題整改三項主要內容,連續兩年開展精準脫貧和蘇陜協作項目審計。切實開展包村扶貧工作,堅持幫扶點與幫扶面相結合,物質幫扶與宣傳教育相結合,用足政策、用好政策,建立資源保障線、資助政策落實幫困線、勵志幫困傳道授業線,全力為貧困戶排憂解難。先后幫助包扶村硬化通組水泥路370米;爭取資金30萬元,修復水毀石堰1.3千米、修復水毀耕地83畝;籌集資金14.69萬元修建便民橋一座,為3.8千米通村道路安裝太陽能路燈95個;發展50戶群眾種植高產紅薯350畝,鼓勵栽種黃姜500多畝,種植藥材150多畝,油菜260畝;發展養殖戶19戶,扶持粉皮加工16戶,無償調運優質香椿苗10萬株,幫助群眾貸款90萬元,從相關部門爭取資金11萬元、從經費中擠出35萬元用于包扶村產業發展,幫助群眾實施產業脫貧。使包扶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精神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為脫貧致富目標的早日實現和下一步的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創文與業務融合 工作成效顯著
堅持把文明單位創建工作與審計業務融合,用文明單位創建促進審計工作取得顯著效果。服務中心領導滿意。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開展審計監督,圓滿完成了上級審計機關授權和黨委政府交辦的各項審計任務,為市委、市政府的決策提供了審計依據,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民本審計群眾威信提高。加大了重點民生資金和民生項目審計力度,查處了一些侵害群眾利益的違紀問題,維護了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審計機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不斷提高。審計整改力度加大,以審促管效果明顯。加強了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有較大影響的重點行業、重點部門和重點資金的審計,建立了問題整改機制,審計決定的落實率達到96%以上,以審促管的效果顯著。審計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先后對30多名縣級領導干部和國企領導人員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開展了“三公經費”和會議費管理使用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配合市紀委開展了每輪巡察工作。審計方式方法創新受到社會好評。積極探索實施了“1拖N”審計模式,使審計工作收到一審多果的實效,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