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一是就業局勢保持穩定。截至12月初,城鎮新增就業1.38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559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9%;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6.2萬人,創經濟收入44.7億元;辦理農村居民進城落戶76286人;開展就業培訓2.05萬人、創業培訓3150人、職業技能鑒定8274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905億元,扶持1.31萬人創業,帶動4.16萬人就業。二是全民社保體系更加健全。醫療、工傷、生育、失業、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分別達到43萬、10.9萬、6.25萬、11.26萬和143.38萬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1.31萬人;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基本養老金增加到1609元;社保基金管理更加安全規范。三是人事人才工作不斷加強。公開招錄公務員、政法干警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887名;組織公務員和參管單位工作人員網絡培訓9129人;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任職和獎懲機制逐步健全;事業單位設崗管理、崗位聘用、任職備案和職稱評審工作進一步規范;各類專家人才服務、軍轉干部管理服務不斷加強。四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規范了工資福利業務審批程序;完成了公務員津貼及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水平調整;建立健全了最低工資保障和支付制度。五是勞動關系進一步和諧。勞動監察機構依法立案86件,結案86件,結案率100%。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58件,結案145件,結案率92%。
市國土資源局
一是耕地保護目標全面完成。實施土地整治項目75個,竣工66個,規模面積32825.8畝,新增耕地11775.96畝,完成耕地保有量302.3萬畝和基本農田保護265萬畝。二是保障發展用地能力增強。市級預審建設用地項目26個4005畝,申報批次和單獨選址用地項目53個,獲部、省審批52個17081.23畝,建設項目用地統征率100%。三是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提高。全市盤活存量用地804畝,供地13678.69畝,土地出讓成交價款6.28億元。實施“空心村”改造項目6個,增加耕地208.9畝。四是礦產管理進一步規范。落實儲量動態監管制度,采礦權年檢率達到95%,探礦權年檢率達到98%,商洛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獲得國土資源部一等獎。五是地質災害防治扎實有效。落實地災隱患點監測責任,爭取上級批準地災防治項目11個1470萬元。全年無責任事故發生。六是基礎業務管理不斷規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通過國土資源部審核,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獲全省先進集體,完成市、縣區土地整治規劃編制,依法審查辦理項目用地及礦權設置104個,全面完成全市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核發證書2063本,累計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6.86萬宗,農村宅基地使用權46.05萬宗。七是國土執法監察能力不斷加強。全市違法占用耕地占新增建設占用耕地比例4.68%,實現“零約談”、“零問責”目標。開展土地礦產資源違法行為百日整治專項行動。接待來信來訪258件,結案249件,結案率達95%以上。推進依法行政,行政復議工作獲國土資源部表彰。
市環境保護局
一是減排指標全面完成。完成減排項目49個,全年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比分別下降2.5%、1.7%、2.3%和0.1%。二是完成污水垃圾處理廠監管任務。6縣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運行,通過環保驗收,6縣城垃圾處理場全面開工建設,鎮安、山陽、丹鳳、洛南垃圾處理場建成投入試運行。三是城區禁燒煙煤成效明顯。對中心城區222臺鍋爐落實禁燒煙煤措施整改,全年市區空氣質量達到或好于二級的天數351天,占全年天數的95.9%。四是水表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全市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為100%,地表水環境質量全部達到功能區劃標準,丹江出境斷面水質12月份化學需氧量、氨氮分別為12.4毫克/升、0.313毫克/升,遠遠好于省上下達的標準。五是“創模”完成年度階段性工作任務,開展文藝晚會、《創模大家談》三期專題節目和創模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創模宣傳教育活動,并成為建設美麗商洛的有效抓手。六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扎實有效,丹鳳縣和商南縣農村生活垃圾示范項目已全面完成,進入項目驗收階段;商南、鎮安、柞水三縣省級生態創建工作有序推進,各項迎驗工作已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