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運輸局
截至12月底,完成總投資95611.9萬元。一是全面完成西商二線、榆商線洛岔段高速公路建設環境保障工作,確保按期通車。二是S102鎮安過境路、S102柞水溶洞段、G312商州至丹鳳段改擴建工程等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6996.9萬元。三是投資48015萬元,完成縣鄉油路160公里,通村水泥路263.6公里及渡改橋、路網結構改造等項目建設。四是汽車站點完成投資750萬元,金絲峽一級旅游客運站、柞水二級客運站建成投入運營,鎮安二級汽車客運站、山陽漫川三級站、中村四級站完成年度建設任務。五是西商二線城區連接線綠化、商洛一級汽車客運站、丹江大橋工程等市區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9850萬元。六是S202洛南縣城至石門段等5條公路完成項目工可初設評審,丹鳳龍駒寨二級站、商南湘河等4個四級站完成規劃任務。七是推進公路養護示范縣、示范鎮、示范路和“紅旗公交車、文明出租車”創建活動,完成45個農村公路道班規范化建設任務,干線公路年均優良路率達90.54%,縣、鄉、村公路好路率分別達到了84.9%、71.13%和61.11%,干線和農村公路超限超載率分別控制在0.47%和3%以內。
市水務局
全年完成水利投資14億元,創歷史新高。建設基本農田7.42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3.15萬畝,防治水土流失面積810.3平方公里,解決農村飲水25萬人,完成水產品產量2047噸,新修加固堤防221.6公里,爭取各類中省水利資金預計年底可達到6.7億元。共啟動建設各項重點水利工程50余個。丹江流域綜合治理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重點水源工程洛南張坪水庫工程完成建設投資4746萬元。全面完成了6條中小河流治理任務,完成投資1.2億元,走在了全省前列。農田水利建設整體呈現出項目增多、投資增大、農民受益增加的良好態勢。水保生態建設成效突出,丹鳳縣桃花谷小流域建成了全省首個省級水土保持示范園區并正式授牌。全省“丹治”二期工程啟動會和水保示范園建設現場會在我市隆重召開。1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建設資金達2215萬元。小水電建設進展順利,共完成投資3335.98萬元,全市81座水電站共完成發電量5600萬度,實現收入1680萬元。
市農業局
一是農業經濟穩步增長。全市農業增加值預計增長7.5%。二是糧食再獲豐收。糧食播種面積314.8萬畝,總產64.29萬噸。三是畜產品供給充足。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13個,肉、蛋、奶總產量達24萬噸、7萬噸、1900噸。四是農民收入增幅明顯。新發展設施蔬菜1.05萬畝,蔬菜總產量65.3萬噸。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超過26%。五是馬鈴薯產業迅速崛起。發展馬鈴薯62.3萬畝。六是農業園區建設初見成效。新增省級現代農業園區4個,全市8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初步建成并投產見效。七是農業產業化明顯提速。新發展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20家;新增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5個、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0家,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八是綠色產業開發勢頭強勁。完成綠色產業開發面積311萬畝,新建綠色食品基地7萬畝,認定無公害基地26個,認證“三品”產品48個。九是節能減排穩步推進。新建戶用沼氣池10594口、大型沼氣工程7個、養殖小區沼氣52個、有機肥廠3個。實施測土配方施肥281萬畝。十是模式效應日益顯現。率先在全省開通了“12316”服務熱線,首創的農產品質量監管“商洛模式”在全國推廣。全國畜牧獸醫資格證書制度推廣會、全省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農業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現場會、現代農業園區觀摩會在我市召開,重點推廣我市首創的“畜牧行業資格證書制度”、“壓麥擴薯”模式、“農情懇談”。深入推進創先爭優,被市委命名為創先爭優“旗幟黨委”。在市級以上大會上作經驗介紹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