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歸國華僑聯合會
一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上,商州區和商南縣成立僑聯組織。二是在十六屆中國中西部貿易洽談會期間,推介了招商引資項目,向海外僑胞發放項目冊200多冊。配合商南縣政府到浙江溫州市、福建福州市石獅市,組織海外僑商召開項目推介會,開展叩門招商。配合市政府參加第二屆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幫助市政府在香港舉行項目合作洽談會,邀請港商20多人。三是加強公益事業建設,爭取僑心小學3個、愛心橋3個、校車1輛、學生圖書室3個、總捐資達100多萬元。四是在百僑助百村活動中, 22名僑聯干部、僑眷僑屬與22戶貧困戶結對子,為貧困戶辦實事100余件。五是在圓夢助學活動中,資助高中貧困學生109名。六是積極開展調研活動,走訪21戶僑眷僑屬和僑資企業。七是加強對外宣傳,辦《商洛僑訊》2期,發信息21條。向各類宣傳媒體報送信息,省僑聯《僑園》已刊登6條,華商報刊發1條,商洛日報刊登7條,商洛信息刊發2條。八是幫助包扶村購買大棵櫻桃樹苗70株,購買核桃樹苗4800株,建成村級衛生室1個。
市工商業聯合會
一是召開商洛市工商業聯合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圓滿完成換屆任務。二是市政協三屆一次會議提提案71件,立案61件。三是新建基層、行業組織7個,新發展會員610個;成立了北京商洛商會。新建非公企業黨支部82個,聯合支部17個,發展預備黨員36人,轉正6人。指導縣區為全市124個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選派了黨建指導員。四是舉辦了非公經濟人士法律知識培訓班,“法律服務進企業”報告會和宣傳文秘知識培訓班。組織市直企業會員中的部分青年黨員赴延安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五是形成《關于我市投資環境的調研》等5篇調研報告。六是組織會員企業參加了西洽會,并組織召開了“商洛市與駐陜商會懇談會”,組織參加了在烏魯木齊召開的中國第二屆亞歐博覽會并在博覽會期間舉辦了商洛市招商引資項目推介座談會。舉辦了商洛市企業大型招聘會。七是開展“企業伸援手,助圓大學夢”活動,全市共組織37家非公企業共拿出32萬元資助70位家庭經濟困難的應屆大學生;兩個商洛商會單位共出資600萬元,成立助學基金,資助貧困學生。爭取同心光彩慈善基金100萬元,用于丹鳳縣南溝村水泥路硬化和幫扶丹鳳縣貧困留守兒童完成學業。
市殘疾人聯合會
一是實現生活補貼發放全覆蓋。全市投入資金2207.83萬元,為7.24萬名符合政策規定的1至4級殘疾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二是康復項目取得實質性成效。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1112例,為貧困殘疾人裝備假肢85例,為200名精神病患者實施了免費服藥醫療救助。三是全市建立規范規模殘疾人扶貧基地5個,組織實施250戶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開展殘疾人技能培訓1400人。扶貧開發工作經驗在全省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工作現場會上交流推廣。四是成功舉辦殘疾人就業招聘會。征集用人單位36家,提供就業崗位460個,組織624名殘疾人參加應聘,簽訂用工協議136人,發放宣傳資料2400余份。五是在第22個“全國助殘日”,圍繞“加強殘疾人文化服務,保障殘疾人文化權益”活動主題,全市組織慰問殘疾人307人,發放慰問金10.7萬元。舉辦各種活動10場次,參加群眾2300多人次。
市政府部門
市政府辦公室
一是充分發揮決策參謀作用。全年編發《商洛政務信息》469期,被省上采用26條;組織撰寫各類綜合文稿150余份;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撰寫調研文章90多篇。二是辦文辦會質量提高。嚴格公文審查把關,全年制發各類公文900余件,收發傳閱文件3萬多份,沒有出現明顯失誤。承辦政府常務會22次、經濟運行分析會3次、各類專項會議300余次,會務組織嚴謹有序。三是綜合協調得到加強。堅持實行領導日常活動周安排制度,全年接待中省和外地領導來商視察調研60余次,市級領導視察調研100余次,成功組織四國青年男籃挑戰賽等系列重大賽事節慶活動。四是督查落實力度加大。制定《商洛市政府系統政務督查工作暫行辦法》,全面推行重點工作月考季評制度,對《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逐項分解落實責任。全年督辦落實會議決定事項912項、省市領導批示1214件;交辦市人大代表建議175件,政協委員提案307件、建議34件。五是政務公開和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推進網絡問政,編發《網上商洛》96期。完成政府門戶網站第三次升級改造,加強日常維護管理,提高了網絡運行安全性。六是依法行政和應急管理得到加強。全年審核政府下發的規范性文件24份,審查縣區和市直部門報備規范性文件62件,受理行政復議申請6件。修訂完善《商洛市旅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4個專項預案。七是外事僑務工作有序開展。加強駐外機構管理,完成北辦裝修改造,加快推進西辦資產盤活開發;規范因公出境審核程序,建立健全外事僑務管理機制;拓展對外聯絡渠道,爭取國際友善資金服務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