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劉 鵬)商洛市環境監測站以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為基礎,以環境監測微環境管理提供優質、高效技術服務為目標,強化以流域、區域、空氣環境為重點的環境質量監測,完善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擴展污染源監測手段,增強數據綜合分析和評價能力,提高監測數據規范化水平,努力實現“三個說清楚”,為真實反映我市環保工作成效、公眾了解環境狀況和政府決策管理提供了環境信息技術支撐。
練就環境監測硬本領
為切實提高綜合監測能力和整體水平,市監測站堅持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加強人員業務培訓,面對技術人員少、監測能力相對薄弱的實際,采取“請進來、走出去”,請省上環保專家前來培訓指導,與兄弟地市相互交流,觀摩學習業務經驗。通過省級理論、技術能力和樣品的考核,以及監測技術大比武活動,使監測人員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組織開展環境污染應急監測演練,提高監測人員快速反應的能力。通過了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現具有水和廢水、環境空氣和廢氣、噪聲、土壤和沉積物、微生物五大類別105個項目的監測能力。
勇當環境管理排頭兵
市監測站承擔各項環境監測任務。一是全面開展環境質量監測。每天對我市空氣質量進行上報和發布,使廣大群眾了解我市空氣質量狀況。每月上旬開展對全市6大河流21個斷面的監測工作,及時上報監測數據。每季度對全市功能區、區域和交通噪聲進行監測。根據環境質量監測的各項數據及時準確的反應環境質量情況,并參與完成環境質量公報的編制。二是扎實做好污染源、環境投訴和污染事故應急等監測工作。認真做好每個污染源例行監測,定期對重點污染源進行監視性監測,為總量控制、排污收費、打擊不法排污行為等工作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對其他單位或群眾反映或舉報的環境問題,監測人員堅持嚴謹、公正、科學的態度,及時監測,為環保執法提供依據;每次接到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指令后,監測人員都能及時趕到事故現場,調查、布點、監測分析,第一時間將監測數據上報政府和環保部門,為及時有效處理事故爭取了時間。
實現環境監測自動化
市監測站不斷完善環境監測信息化和網絡化建設體系,加強軟硬件配置,積極維護好空氣自動監測設備,同時要求重點企業安裝和維護好配套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實現了數據接收輸出一體化,確保空氣和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向國家、省環保部門正常傳輸。現已建成2個空氣自動監測站和1個市級在線監控平臺,提高了環境監測工作效率,實時反映我市空氣質量及重點監控企業的排污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