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紀檢監察機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工作紀實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張 溢)對于身處反腐倡廉風頭浪尖的紀檢監察機關來說,2014年是責任和壓力高度負載的一年,也是作風轉變、業績豐厚的一年。這一年,商洛市紀檢監察機關按照“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要求聚焦主業,以“忠誠、干凈、擔當”規范自我,繪就了一幅氣正風清的畫卷:“從781個參與和牽頭機構抽身聚焦主業;深化干部作風建設的常態監管;查處違紀黨員干部1022人,將45人移送司法機關,挽回經濟損失2250.47萬元;開展紀檢監察干部“五強”隊伍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向領導干部贈發廉政枕邊書……”一項項有力的舉措,一個個豐碩的成果,無不彰顯著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化“三轉”、加強隊伍建設帶來的新氣象。
“一減一增”明確職責
2014年,關注商洛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人們都有一個明顯的感受:紀檢監察機關對其主業進行了重新定位,執紀監督和查辦案件力度明顯加大,而這些變化就集中體現在“一減一增”上。
“一減”——減少參與、分管他業的機會,實現了履職盡責職能的增強。市紀委主動從牽頭、參與的118個議事協調機構中退了出來,縣區紀委也從781個臨時機構“抽身”,兩級紀委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均減少到了8個。嚴格規范確保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和鄉鎮紀委書記不分管與黨風廉政無關的行政和黨務工作,不參與任何議事協調機構,實現了從“包打天下”到聚焦主業的華麗轉身。
“一增”——增加辦案機構、工作人員和責任擔當,實現了工作力量的增強。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新增設查辦案件室13個,新調配辦案人員93名,實現了一線辦案機構和人員數量的翻番。商洛市紀委機關新增編制25人,使辦案人員達到機關總人數的77%。柞水、山陽縣紀委分別調整、調入22名干部充實到辦案崗位,將70%的人員放在辦案“前線”。以“傳幫帶”的方式將基層優秀年輕紀檢監察干部送到市、縣紀委進行輪訓。同時,市紀委出臺了《關于落實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責任的意見》,框定了紀檢監察機關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執紀、問責和隊伍建設的責任,進一步健全了監督檢查、查辦案件、責任追究和自身建設等4項保障機制18項制度,夯實了工作責任,促進了工作落實。
“拍蠅打虎”聚焦主業
率先改革提升能力。為了全身心地搞好執紀監督和查辦案件工作,商洛市紀檢監察機關以落實“三轉”要求為契機,積極深化辦案機制改革,有力地增強了工作能力和信心。作為全省“紀檢監察案件線索處置和查辦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向上級紀委報告工作”試點市,他們探索建立了案件線索移送、報批和核查等制度,推行了聯席會議例會、案情通報、全員辦案、獎勵實名舉報人等舉措,實施了析案學法、案件查辦終身追究等辦法,強化了黨委對“打虎”的支持,規范了紀委辦案流程,調動了群眾參與執紀監督和查辦案件工作的積極性,形成了對腐敗嚴查嚴打“零容忍”的合力。
重拳“打虎”震懾有力。一年間,全市先后重點查處了16件縣級領導干部腐敗案:商南縣原政協主席王浩、鎮安縣原人大常委會主任、商洛市房管局原局長、商洛市療養院原院長、丹鳳縣原副縣長……同時,嚴肅查處了188名科級領導干部違紀案件,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震懾教育了一批位高權重的領導干部。
強力“拍蠅”毫不手軟。12月1日,商洛市紀委官方網站公布了山陽縣紀委對10名鎮、村干部立案調查的消息,引起媒體和社會的強烈關注。而這,也只是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拍蠅”不手軟的一個縮影。一年間,全市先后處理科級以下黨員干部違紀案件818人,一批侵占群眾利益和群眾反映強烈的“村官”腐敗案以及民政、扶貧干部在民生項目資金發放中貪污受賄案件得到查處,維護了百姓權益和黨委政府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