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政府黨組成員、信訪局局長 崔立民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新時期信訪工作的重點是改革信訪制度,中央關于信訪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是新常態下做好信訪工作的根本遵循。縣級信訪大廳作為直接負責接待受理信訪群眾來訪、來信、來電和網上投訴的辦事機構,要緊跟當前信訪工作形勢,抓住信訪制度改革的有利機遇,在機構設置、職能定位、內部運行等方面大力改進,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完善工作機制、破解信訪難題,借改革之力打造陽光大廳。
一是設置“三個中心”,把信訪大廳打造成“辦事場所”。在信訪大廳內設置信訪接待處置中心、網上投訴受理中心和涉法涉訴援助中心,賦予相應的工作職能,實行職能部門、基層干部、律師、心理咨詢員聯合接訪,形成接受群眾咨詢、受理群眾訴求、提供法律服務、給予幫扶救助、規范信訪秩序一體化的工作機構,使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通過協調處置、法律援助、思想疏導等方式,在信訪大廳就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真正把信訪大廳打造成功能齊全、運行高效、秩序良好的信訪矛盾化解平臺。
二是強化“三項職能”,把信訪大廳打造成“權力機構”。在實際工作中,由于信訪大廳受各種因素的制約,沒有相應的權力,給上訪群眾的印象是信訪大廳只會轉辦、交辦,不解決實際問題,有事不如直接找政府,造成信訪上行的混亂秩序。因此,要進一步強化信訪大廳的“協調處置權”“三項建議權”和“一票否決權”,高配信訪大廳行政級別,充實信訪大廳工作人員,使群眾信訪問題在信訪大廳就能協調處置到位。對不積極履行信訪工作職責的單位和個人適時提出責任追究,對因工作有重大失誤,導致群眾越級上訪造成惡劣影響的實行信訪工作“一票否決”,確保信訪大廳交辦的事有人接手、協調的事有人辦理、督查的事有人報結。
三是建好“三個基地”,把信訪大廳打造成“組織部門”。信訪大廳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其特殊的地位決定了信訪大廳是培養鍛煉干部和識別干部的一個重要平臺。要把信訪大廳建成后備干部“培養基地”、新任領導干部“鍛煉基地”、識別干部“鑒定基地”,把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工作業績突出的后備干部和新任領導干部選拔到信訪大廳進行鍛煉,并優先提拔或交流信訪干部到重要崗位,不斷提高信訪大廳培養和識別干部的能力。
四是設立“三項基金”,把信訪大廳打造成“救助平臺”。要在信訪大廳設立特殊疑難基金、困難救助基金、法律援助基金,針對不同案件的性質和特點,采取必要的手段進行化解。對長期積累、久拖未決、難以劃分責任主體的特殊疑難個案,以及生活困難的信訪問題給予一定的救助,幫助他們盡快擺脫生活困境。對不愿走司法渠道解決的信訪問題,給信訪人提供一定的法律援助,使問題盡快進入司法程序進行解決,從而減少信訪大廳的工作壓力。
五是做到“三個公開”,把信訪大廳打造成“陽光窗口”。依托信訪大廳宣傳專欄、電子LED顯示屏、門戶網站、網上信訪等載體,做好政策法規、接待程序、受理情況等方面內容的公開工作,將公開公正、陽光透明的工作要求貫穿到受理、辦理、回復、督辦等每一個信訪工作環節,給群眾一張“明白卡”,不斷引導群眾依法逐級理性表達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