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人大脫貧攻堅專題詢問側記
楊戰英 周霄
“請問如何激發其內生動力,處理好‘扶貧’與‘養懶’之間的關系,真正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
“如何防止個別縣區為了追求短期政績,搞急功近利‘搞數字脫貧’,甚至貧困群眾‘被脫貧’這種現象?”
……
8月16日,在商洛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聽取了《關于商洛市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的報告》之后,緊接著,一場圍繞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的專題詢問拉開了帷幕。
會議室里座無虛席,前來“趕考”的12個政府部門官員以“考生”的身份正在接受考驗,面對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這些“考官”的接連發問,“考生們”進行深入思考、提煉、總結,最后作以負責回答,現場氣氛緊張而又激烈。
關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我市‘十三五’脫貧攻堅目標是什么?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是什么?有何具體的措施?”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王書正直奔詢問主題。
“目標是確保2020年全市能夠同步夠格邁入小康社會,穩定實現貧困對象不愁吃、不愁穿,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安全住房得到全保障。目前主要存在政策宣傳有死角死面、行業責任落實不到位、幫扶責任落得不實、風險防范機制尚未建立等問題。下一步要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進產業精準扶貧、加快整村推進步伐、加強工作督查考核、強化輿論宣傳引導等方面加快政策落實,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同步夠格邁入小康。”市扶貧局局長羅存成坦言。
詢問中,扶貧局幾位負責同志針對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例如“怎樣才能真正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如何防止個別縣區急功近利、搞數字脫貧”等一一進行了詳細解答。
關注扶貧資金整合使用
“請問我市財政資金都有哪幾類?如何合理有效的對財政資金進行整合?”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宋承林對財政資金比較關注,將問題拋給了市財政局局長。
“中省市扶貧專項資金按照使用方向分為中省發展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少數民族發展資金、貧困林場扶貧資金等。扶貧資金整合工作從中省層面來說,已經將發展資金切塊下達,將項目安排的自主權交由縣制定。另外在市級層面上,出臺了商洛市脫貧攻堅整合辦法等。”市財政局劉仲林局長作了認真回答。
脫貧攻堅戰略行動已經進入深水區,扶貧項目越來越多,扶貧資金越來越大,如何高效、規范、廉潔地使用好扶貧資金,是每一個常委會組成人員關注的話題。會上,市財政局負責同志對這類問題都一一進行了回答,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改進措施。
關注扶貧產業持續發展
在“五個一批”中,產業脫貧作為最穩定、最有效的脫貧路徑。會上,各位委員、代表積極踴躍,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產業發展方面的問題。
市人大人常委會人代工委主任王忠善之前參加了全市脫貧攻堅的相關調研工作。他問道,有些穩定增收的產業項目和富民項目可能會在3至5年后才能見到效益,那么對于近期限期脫貧的貧困村,是否意味著不扶持這類項目發展?如果扶持,年內難以見效,對此將如何考核?
“產業是我們扶貧的重點,面對一些長時間才能見效的產業,只要能穩定帶動貧困戶增收,我們要扶持,而且還要加大扶持、優先扶持。至于如何考核,我們將針對這類產業,進一步創新考核方式,健全工作機制,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給這類產業提供保障。”市扶貧局副局長王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