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丹鳳縣寺坪派出所所長張志英

文/圖記者 謝非
從警二十余載,他連續多年獲得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公務員等榮譽,一年365天,其中300多天都是在基層派出所,以至于沒有見到母親臨終前的最后一面。妻子在110接警中心上班,夫妻倆聚少離多,他說,對家庭虧欠太多。但他仍然堅持在基層一線,不辱人民警察的使命。他就是丹鳳縣寺坪派出所所長——張志英。
不懼威脅抓嫌犯
1996年,張志英從大學法學專業畢業,同年7月,考入了丹鳳縣公安系統,成為了一名基層派出所民警。經過四年的基層磨練,張志英在2000年,進入縣刑警大隊四中隊工作。盡管在刑警隊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張志英卻體現出一名人民警察的凜然正氣。
那是2000年寒冬,在縣城北部的桃坪鎮連續發生幾起搶劫案,其中的兩名被搶者還被刺身亡,讓這個在陜西和河南交界處的小鎮人心惶惶。由于這里的人們大多以種植香菇、木耳為主要收入來源,收購的商人經常帶著現金往來于此。一個搶劫團伙就盯上了這些商販,但由于是兩省的交界,這伙人經常流竄作案,人跡罕至的山路上又很少能找到目擊證人,一直很難確定嫌疑人。直到有一名被搶劫的商販描述出嫌疑人的大概樣子,并說有洛南口音,但僅憑這些很難確定嫌疑人,但總歸看到了一絲
希望。于是,張志英和同事們分成兩人小組,在洛南縣周邊的鎮子逐家逐戶的排查,經過半個多月的排查工作,終于發現了一名嫌疑人。“我和另一個同事當時負責洛南的景村到古城這一塊,每天都是在村子里挨家挨戶的詢問,不放過任何一點線索。”張志英說。
實施抓捕的當天,張志英把自己的傳呼機交給提前蹲點的線人,隨時保持聯系。臨近午夜,張志英和隊員們沖進嫌疑人家中,將正在熟睡的嫌疑人抓獲。隨后,張志英和隊員們順藤摸瓜抓獲了另外兩名犯罪嫌疑人。一個月的時間,此案順利告破。在隨后的審訊中,犯罪嫌疑人一邊揚言如果出獄要報復張志英,,一邊給自己找理由脫罪。他謊稱自己舉報有功,但后來被張志英揭穿。張志英面對兇狠狡詐的嫌疑人,并沒有絲毫的畏懼,仍然秉公執法,最終把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
深夜勇追毛賊
2011年,張志英被調往離縣城幾十公里的寺坪派出所擔任所長。寺坪鎮是由原來的5個鄉合并而成,轄11個村,1.8萬余人。大案要案相對較少,群眾中的矛盾糾紛卻很多。張志英來了之后發現,這個鎮子每年因群眾矛盾糾紛導致自殺的案件多達十幾起。為此,他專門針對當地的社會特點,制定了六項舉措,通過多巡邏、多走訪,及時發現群眾中的矛盾糾紛,并提前排除調解,改被動查案為主動排查。這幾年,張志英動員鎮上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安裝監控攝像頭,并向鎮上申請經費,在主要路口安裝攝像頭。為破案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通過攝像頭提供的線索,從而破獲的案件達到了17起。
2016年10月的某天晚上,張志英帶著民警在鎮上執行例常的巡邏。發現路邊停著一輛面包車,正準備走上前去詢問,誰知,面包車猛踩油門,飛一般的開走了。張志英憑借多年的經驗,直覺告訴他絕對有情況。連忙返回車上,奮起直追,兩輛車在夜間的山路上展開了一場追逐戰。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追逐,從寺坪快要追到城區,張志英料想這些人不會輕易的束手就擒,便提前聯系好了城區的巡警隊做好路卡,將這兩面包車成功攔截。經過搜查,在這輛面包車上發現了7尊佛像。原來,這是一伙專門偷盜寺廟文物的盜賊。當時,這伙人正準備向山上的一座寺廟下手,正巧遇到了巡邏中的張志英前來詢問。一見到是警車,這伙人做賊心虛,就想跑路。于是,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