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衛鋒)洛南縣聚焦精準脫貧“八個一批”,把轉移貧困人口就業作為脫貧的重要途徑,精準對接,摸清實情,出臺政策,加大培訓,強化管理,確保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截至目前,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2150人,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200余人,安排732名貧困人口從事公益性崗位,發放補貼316萬元。
為扎實做好扶貧就業工作,洛南縣組建由分管縣長任組長、人社等部門為成員的就業扶貧領導小組,抽調業務人員深入各鎮辦,結合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戶摸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2.9萬余人,為其宣講政策,引導就業創業。按照省市就業扶貧方案意見,充分發揮人社部門在脫貧攻堅中的優勢作用,出臺了《關于“八個一批”就業創業扶貧工作的實施方案》及扶貧就業等優惠政策,通過就業援助、技能培訓、創業幫扶、創業貸款等措施,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確保年底9800名貧困勞動力通過就業創業實現脫貧。積極搭建就業平臺,結合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況、就業意向,加強就業信息互動對接,通過舉辦春風行動扶貧就業招聘活動、創業大賽、企業招聘會和洛南—江寧勞務協作等方式,為貧困勞動力和用工單位牽線搭橋,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目前已有779名貧困勞動力與江寧區達成外出務工意愿。把貧困勞動力全部納入免費培訓范圍,對有從事農業生產意愿的貧困勞動力,以提升種植、養殖能力為主,對有從事經營活動意愿的貧困勞動力,以培育創業能力為主,對有轉移就業意愿的貧困勞動力,根據務工意愿開展訂單培訓,目前共開展計算機、電子商務、烹飪、手工編織等專業10余期。同時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對貧困勞動力辦理創業擔保貸款降低門檻,允許貧困勞動力利用專業合作社進行擔保,擔保貸款3年內由財政全額貼息,個人貸款最大額度10萬元,合伙貸款額度50萬元;嚴格要求管理,安排適量的貧困勞動力在城鎮社區從事保潔保綠等公益性崗位,全部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讓貧困群眾實現早日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