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張進作為隊長,帶著17歲的竇澤成和白政愷以及15歲的關天朗,踏上了“夢公園鄉村球場”。雖然昨天首輪過后中國隊只排名第4,但這些中國高球少年的夢想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屆亞運會。為了2020年的奧運會以及更多的職業賽事,他們正蓄勢待發。
■仁川手記
無處不在的“夢想”
舉辦高爾夫比賽的賽場叫作“Dream Park Country Club”,中文譯過來就是“夢公園鄉村俱樂部”。走進球場,指示牌上都會寫著“夢想1-9洞”和“夢想10-18洞”的字樣。
聽上去很高端大氣吧?實際上,這座舉辦亞運會比賽的球場無論是從設計還是設施都只能算是勉勉強強。除此之外,以“夢想”冠名的場館還有水上運動中心,運動員們在小小的河灣里向著亞運領獎臺進發。
把目標寫出來,把夢想掛在嘴上,這是韓國人的性格特征之一。在運動場上,樸泰桓在賽前就被“預定”了各項冠軍,38歲的林昌勇是棒球隊乃至整個國家的精神領袖……盡管你所接觸的每個運動員甚至每個志愿者都很有禮貌,可一旦到了要一較高下的時候,他們人人都會瞬間擁有強烈的競爭精神。
如果單從競技體育的角度來講,這算得上是一件好事。無處不在的“夢想”會提醒你不斷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過程中當然也會有壓力,如何去應對就又是另外一門運動員的必修課了。
葛曉倩
出征 隊長張進也才19歲
在出征之前,9月18日中國高爾夫球隊在煙臺南山訓練中心專門舉行了一個儀式。內容包括球隊成立,也有反興奮劑宣誓。此外,小球中心一部還在現場宣布張進和葉子琪分別擔任男隊和女隊的隊長。
張進出生于1995年,從7歲就開始打球。在大部分同齡人都剛剛踏入大學校門的時候,他就已經在亞運會的賽場上作為領軍人物率隊出征了。昨天竇澤成依然戴著他標志性的墨鏡和漁夫帽出場,他說這是能夠給自己“帶來幸運”的標準裝束。
張進和隊友們參加比賽的夢公園鄉村球場位于仁川機場附近,在球員們開球的時候,經常會有飛機從頭頂略過。從正門安檢后進入球場,正對著的不是1號發球臺,而是一條漫長坡道。正當記者試圖向不太會說英文的志愿者問路時,一名帶著高爾夫陽傘、穿著防曬服的球迷主動走過來指路:“這個時間去1號球臺,你們是來看關天朗的吧?”
上場 亞運首秀非常輕松
昨天的比賽第一組出場的球員在上午7點20分出發,4名中國球員被分在了后4組,從12點22分開始陸續出發。率先亮相的是第25組的關天朗,年紀最小、名氣最大的他為中國男隊打頭陣。
關天朗是中國目前最有天賦也最受關注的高爾夫球手,2012年他在亞泰高爾夫業余錦標賽中奪冠,獲得了參加2013年美國大師賽的機會。在美國大師賽中,他以前兩輪總成績+4晉級決勝輪。這是中國男子球員首次在大滿貫賽事中晉級,同時也刷新了大滿貫歷史上晉級球員最小年齡的紀錄。
在國外大賽中摸爬滾打以及訓練的經歷讓身為“業余球手”的小關職業范兒十足,昨天的比賽他一亮相就與眾不同。他隨身帶著3瓶運動飲料,將賽會發的兩根香蕉小心地裝入球包。隨后他跟團隊要來一瓶礦泉水,浸濕毛巾的一頭后擦了擦手,然后再用干的一頭將手擦干。之后他才取下球桿保護套,站上發球臺。
隨后登場的竇澤成剛結束南京青奧賽的比賽,他還是當時賽會的旗手之一。來到亞運會賽場,自如的小竇在開球前還和外教聊了一會兒天。
收桿 關天朗期待好名次
最后出場的4員中國小將在傍晚時分結束了比賽,關天朗打出低于標準桿3桿的戰績,竇澤成和張進都是低于標準桿兩桿,白政愷則是高于標準桿3桿。在團體排名中,中國隊排在第4,比排名榜首的中華臺北多了4桿。
去裁判那里交過記分卡,關天朗來到了混合區接受了北京晨報記者的采訪,“總體上來說今天表現得還挺好,也抓住了一些機會,當然也有一些錯過了。”在烈日下打了大半天的比賽,臉上涂著防曬霜的小關忙著吃東西補充能量,“球場總體上來說還比較簡單,所以可以打出很好的桿數。”
高爾夫是一項高度職業化的個人運動項目,但亞運會除了設置單項,也設置了團體賽,這就給了球員們協同作戰的機會。“我們這次是團體作戰,所以要求每個人在場上都打好自己的比賽。我們在賽前沒有設定什么具體目標,就是希望盡力取得好成績。”
晨報特派仁川記者
葛曉倩/文
晨報特派仁川記者
郝笑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