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男籃的四年三冠,為2014至2015賽季CBA聯賽畫上句號。回首這個賽季,賽場內外都有不少引人關注又爭議不斷的話題新聞。
外援
末節依舊占據主導
剛剛落幕的京遼大戰,被稱為CBA20年來最精彩的一屆總決賽,其中兩隊的核心外援馬布里和哈德森功不可沒。總決賽六場,兩隊幾乎都是戰至第四節,甚至最后一刻才決出勝負,其間馬布里和哈德森都是最搶眼的球員。這讓本賽季推出的“末節單外援”(亞洲外援不受此限制)新政有些尷尬。
外援新政的初衷,主要是希望在第四節這一關鍵時刻,通過增加國內本土球員的上場機會和時間,以提高他們打關鍵球的能力。目前看來,此舉收效甚微。翻看本賽季技術統計,外援占據主導地位沒有明顯改變,常規賽國內球員中場均得分最高的是易建聯,不過他也只排在第16位,也是唯一一位躋身前30名的本土球員。外援一場比賽拿下三四十分都不新鮮,浙江隊的麥克克魯姆不僅常常貢獻“大三雙”,還在對陣廣東的比賽中砍下82分,創造CBA個人得分新紀錄。第5輪中,此前均保持不敗的新疆與遼寧狹路相逢,哈德森獻上“大三雙”(41分、10個籃板、10次助攻),新疆的喬丹·克勞福德也砍下49分,超強外援的對抗主宰了這場榜首之爭。
在欣賞高水平外援表現的同時,通過他們的示范和指導,提升國內球員的水平,這才應是聯賽引入外援的初衷。北京隊的馬布里就是邊打邊教的代表人物,球隊從中獲益匪淺,四年三冠就是最好的證明。今年總決賽,王驍輝、方碩、翟曉川等人都扮演了奇兵,這些球員的成長,都離不開馬布里的言傳身教。
裁判
錄像回放剛剛起步
總決賽6場激戰,裁判判罰一度引發爭議,其執法水平難以跟上聯賽發展的需要,執法尺度不一、關鍵的錯漏判,都成為球場沖突的導火索。CBA裁判問題愈演愈烈,中國籃協監管不力難辭其咎。
NBA裁判的監督體系有一點特別值得CBA學習,那就是讓裁判完全獨立于球隊,盡可能讓他們跟球隊沒有利益關系。NBA也有專門的裁判休息室,門口有專人把守,任何人都不得進入。像邁阿密熱火的主場,賽前還會為裁判安排兩個持槍警察,從他們入場一直到比賽完離場,一直都有嚴密的監管和保護。
裁判執法本身帶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主觀性,隨著轉播技術的提升以及媒體傳播的加速,裁判們的工作正在不斷被放大,對裁判的專業性也有更高的要求。這是NBA引入回放系統的初衷,無形之中給裁判的工作加了另一層監管。CBA本賽季引入錄像回放系統,這是進步,但還可以繼續完善,比如效仿NBA建立專門的回放中心,把回放做得更好更專業,幫助裁判公正執法。
排名靠前難獲優勢
賽制
再來說說總決賽賽制,2013年CBA總決賽賽制從1-2-2-2改成2-3-2,常規賽排名靠前的球隊多出一個主場優勢,看似是對他們有利,但前提是比賽要打到第七場,否則,他們多出的一個主場優勢就得不到體現。所以,2-3-2的CBA總決賽賽制自其“生效”之日起,就伴隨著諸多質疑聲。
CBA總決賽實行7戰4勝制以來,共實行過3種賽制,分別是2-2-1-1-1、1-2-2-2和2-3-2,除第二種是CBA獨創外,其余兩種都是參考NBA。但不管是1-2-2-2還是2-3-2都遭人詬病,因為在這兩種賽制下,都是排名靠后的球隊在前5場擁有3個主場,這意味著如果比賽打不到第七場,排名靠前球隊的多一個主場優勢就得不到體現。在CBA總決賽歷史上,7戰4勝制的比賽從未打到過第七場。
就在CBA總決賽改為2-3-2賽制后不到一個月,NBA總決賽卻舍棄了這一賽制——2013年10月,NBA總決賽賽制改成2-2-1-1-1。其實,NBA最早采用的就是2-2-1-1-1賽制的總決賽,從1986年開始,將賽制改為2-3-2,原因是美國東西部距離太遠,以此減少球隊在旅途中所花費的時間。2-3-2賽制長期被詬病,多一個主場優勢的球隊,如果在前兩場比賽中丟掉一場,隨后的三個客場之旅將如同噩夢。數據顯示,1986年至2013年間的2-3-2賽制的總決賽中,“少一個主場優勢”的球隊在第五場比賽贏得總冠軍的概率比“多一個主場優勢”的球隊高出5個百分點。
球票
鬧劇折射管理亂象
球場之外,本賽季的CBA也有引人深思之處,典型事例就是總決賽期間,遼寧男籃俱樂部將已賣出的球票收回來漲價后重新賣的“球票退款風波”,招致各方批評。球市缺乏管理,反映出CBA的職業化道路任重道遠。
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這是經濟學中的基本理論。球迷的熱情追捧,讓遼寧隊主場球票價格上漲似乎說得通。然而漲價的同時,俱樂部宣布之前購買的球票作廢,盡管會安排退款,但這種“不認賬”的做法違背了契約精神,令誠信體系轟然倒塌,對CBA球市和形象都是嚴重抹黑。
新華社撰文“臨陣漲價火的是收益,寒的是人心”對遼寧男籃門票漲價一事提出質疑。文章表示,俱樂部“漲價是為了打擊黃牛”的解釋似乎合情合理,然而仔細斟酌卻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央視用“賣票的豈能自己當‘黃牛’”為題,對遼寧俱樂部的不當做法提出了質疑和批評,他們還引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稱遼寧這一做法違背了法律條款。
晨報記者 亢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