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三點定主帥
鄧華德不是名教練,甚至,都沒能在NBA找到一份長期合同。但他從NBA到南美,再到歐洲,經歷了多種籃球文化,也正是因為這,他才被姚明挑中。
給上海隊選教練時,姚明定下了三條標準:
一,要強調防守。姚明的籃球理念在范甘迪時代形成,回想自己經歷的幾任教練,幾支球隊,他相信防守的力量。他在心中描繪的上海隊,要有嚴密的紀律,追求強悍的防守,最終形成堅韌的性格。二,新教練要擅長培養年輕球員。上海隊的國內球員以年輕人為主,有潛力,可需要被調教,被激發。姚明也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培養年輕人才能實現把上海隊建成“百年老店”的夢想。外援,治標不治本。國內球員的流動性極差,而且代價奇大。他需要一個人來為他培養新人:“我們希望改變國內球員,因為大環境的問題,國內球員養成了一些毛病,我希望教練能把這些毛病改正,把正確的打球方法教給球員,以現在的球員為基礎,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球員,這樣才能讓中國籃球有所進步。”三,就是國際籃球執教經驗。很多外教在中國遇到了文化上的水土不服,他認識很多美國教練,清楚他們的執教方法到了中國之后,必須有所改變。他需要一個適應性強的教練,需要一個能扯著嗓子罵人,也和球員擁抱,開玩笑,打成一片的人。
姚明定下三條標準,他的團隊加上火箭隊,開始幫他遴選。推薦鄧華德的,是姚明經紀人團隊之一的比爾·達菲。鄧華德不是唯一候選人,可在他飛到休斯敦,與姚明面談后,姚明拍板定案,就是他。兩人籃球理念相似,鄧華德嚴厲,敬業,強調防守,卻不似范甘迪那樣不近人情。
鄧華德抵達上海,姚明從網絡,和與姚之隊的電話中得知,鄧華德一路上都在做功課,試圖記住每個球員姓名與特點。立刻覺得自己選對人了。
消息來源:采訪
搜集人:本報駐休斯敦記者 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