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前的那個秋天,瑞士東南部的科莫河邊,埃爾伯特·愛因斯坦挽著居里夫人的手:“其實,愛上自己的徒弟也沒什么,中國有一個著名武術門派叫古墓派,里面有一位資深女教師就愛上了自己的徒弟楊過,最后他們幸福地在一起了。”
98年后的這個秋天,馬爾泰·若曦不僅甜蜜地讓四阿哥和八阿哥都愛上了她,還成功地擊敗了愛因斯坦,聽起來有點穿越,但這極有可能是真的。上周,歐洲核研究機構的哥們兒公布了一個實驗報告,他們實驗了一萬多次,發現了微中子比光的速度還快。如果這個結果是正確的,那從理論上來說,時間可逆,穿越有理,《步步驚心》也從此有了權威的科學依據。
“穿越”注定是2011年度熱詞,“穿越”帶給我們的后遺癥是:愛考據、愛人肉、愛用歷史和數據說話。
殊不知,數據和歷史,往往很傷人。
“時隔六年,中國女排重奪亞錦賽冠軍。”電視畫面里,以王一梅為核心的中國女排姑娘抱團落淚,這“考據派”的解說突然響起,仿佛一腳猛剎車,將我的淚水堵在了腦門里——“6年,居然6年都沒拿過亞錦賽冠軍了?!”2008年1月1日,中國女排在漳州集訓,“三連冠路”上的女排基地里,不愛說話的王一梅還只是個新星。訓練結束后,她馬上穿著厚厚的馬甲去跑步、騎車,從此,減肥一直是她的事業。3年多來,經常有媒體像購物廣告一樣咋呼:“她瘦了,她瘦了,她真的瘦了!”其實,真心感覺沒怎么瘦。
不過,這一次亞錦賽,王一梅真的瘦了,她的稱呼也換成了刺耳的“老將”。時間面前,王一梅變成了“大梅”,歷史數據面前,同樣讓人徒生挫敗。過去的所有亞錦賽中,中國女排沒有出過前三名,中國隊在16屆比賽里只丟掉了4屆冠軍,最近兩次發生在2007年和2009年。
雷同的數據,來自中國男籃,26屆亞錦賽,奪走了15次冠軍,但2007年和2009年的冠軍也不屬于我們,“時隔六年”的注腳聽起來,依舊讓人有點心酸。
有時候會想,是不是球迷和媒體過于苛刻,這樣的一份總成績單完全可以蓋上“輝煌”二字;有時候又會想,女排和男籃“荒蕪”的這6年里,中國隊坐上了奧運金牌榜的頭把交椅,各項綜合運動會金牌和獎牌都能堆出一座假山。在中國體壇金碧輝煌的6年里,三大球的不景氣,顯得格外刺眼。
好在,6年后的這個秋天,那郁悶的秋雨終于停了,還出了點花花太陽,曬久一點,還是能感覺到溫暖。我們穿越的下一站是2012倫敦,1年后的夏天,也許我們會有更多挫折。(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