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林丹在比賽中。湯彥俊 攝
對于早已成就全滿貫的林丹來說,冠軍早已不能單純地滿足他的胃口,但“超級丹”卻不會放過任何奪冠的機會。昨天,在德國羽毛球公開賽中,林丹以兩個21比11輕松戰勝印尼的桑托索獲得男單冠軍,成就德國公開賽的五冠王。
一次又一次改寫自己的歷史,林丹也在一個又一個冠軍的光環中有了新的收獲,冠軍給了他榮耀,而其中的過程給了他歷練。
29歲,他練達而成熟,冠軍于他而言重要卻非唯一,他更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推廣羽毛球這項運動。所以作為大型業余羽毛球賽事“羽林爭霸”2012年紅牛城市羽毛球賽的形象代言人,他甚至自導自演了賽事宣傳片并獻聲賽事主題歌。
冠軍不是唯一的追求
在林丹捧起德國賽冠軍獎杯5個月后,倫敦奧運會羽毛球男單決賽將在溫布利體育館上演。人們都期待著林丹這位衛冕冠軍能夠再一次在奧運會上書寫新的歷史。經歷了雅典奧運會上一輪游的挫折,又在北京奧運會上攀上職業生涯的巔峰,面對即將到來的倫敦奧運會,林丹說自己可以微笑著、平淡地面對。
在羽毛球歷史上,從來沒人能夠衛冕奧運男單冠軍。有意思的是,林丹恰恰像是為了創造歷史而誕生的傳奇球員。再一次回到熟悉的奧運起點,他已能超脫地看待勝負,對于勝負甚至有了自己的哲學,“有時覺得,還糾纏于什么比賽要拿冠軍,糾纏拿多少個冠軍,真的都太傻了。”
現在的每一個冠軍,在他眼中只是追逐成功路上的堅實一步,他眼中真正的成功,并不只是冠軍,而是讓羽毛球在世界范圍內更有影響力,“有了這個平臺,你才能去展現你個人的魅力。否則我覺得,就很局限。”
與很多同齡人并不同,林丹對于自己的使命有著清晰的認識,“我能生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有這么好的機遇是我的幸運。但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任務不一樣。有的人就是要拿世界冠軍,最后也拿到了。但是就我來說,可能還不夠,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林丹總是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也是為什么他愿意接受“羽林爭霸”邀請,成為這項業余羽毛球賽代言人的主要原因。“我覺得,這個時代運動員的定義,不再只是為國爭光,拿世界冠軍了。更需要為這個項目有更好的推廣、健康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林丹這樣解釋自己的初衷。事實上,“羽林爭霸”其中的林就是取自林丹的姓,多年來,林丹與這項業余大賽早已不可分割。2010年,林丹因備戰廣州亞運會未能到場,特意委托妻子謝杏芳向球迷轉達心聲;2011年,林丹兌現諾言,在羽林爭霸啟動儀式、上海站比賽和全國總決賽中三次揮拍上陣,并與球迷交換球衣;今年,林丹更是推出了“超級丹”系列:自導自演賽事宣傳片,錄制賽事主題歌MV,策劃“羽林爭霸,一人一拍”紅牛趣味對抗賽,授權“羽林爭霸”制作、發行林丹限量版冠軍紀念T-shirt。
為球迷主動“獻聲”
不拘泥于冠軍,但林丹希望能把自己每一天的訓練和生活認真做好,直到倫敦奧運會落幕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