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創辦的足球俱樂部,奚丁锳教小朋友們踢足球。
運動員再就業是一個公認的難題,尤其是那些非明星選手。他們學習能力強,但大多文化素質不高,對社會了解不夠,又缺少人脈關系,退役后在融入社會上普遍存在困難。曾經的女足國腳奚丁锳,在退役之后就走過了一段再就業的坎坷路。她曾在健身中心當前臺,曾在某俱樂部做訓練助理,自己開辦足球俱樂部,曾被物業轟出小區……
因傷退役的奚丁锳有個夢想:創建屬于自己的足球俱樂部,讓更多孩子喜歡足球,“哪怕當做一種愛好。”如今,她創辦了優貝足球俱樂部,一路走來,逐漸壯大,但也充滿了坎坷。
【退役轉軌】
曾去健身中心當前臺
19歲那年,奚丁锳進入了馬良行的國家隊,準備跟隨球隊參加2006年2月的阿爾加夫杯。那一年,女足國青隊正在為俄羅斯世青賽沖刺,老帥商瑞華把她從國家隊搶了過來。
作為國青隊主力右前衛,奚丁锳在同俄羅斯隊的四分之一決賽中受傷,右膝內側副韌帶全斷。“說白了,就是腿斷了。”奚丁锳說當時傷勢嚴重,被立刻送回北京手術。一般這種韌帶的傷,手術后要恢復很長時間,而且要有專門的理療師負責指導訓練。北京奧運會前,馬曉旭韌帶受傷,劉翔的理療師埃迪專門負責她的康復。
和馬曉旭相比,奚丁锳的待遇差了很多,無論國家隊、國青隊還是上海隊,都沒有派專人幫助她。“那個時候就是自己訓練,練力量。”奚丁锳說她好強,總想著早日回到球場,“越是這么想,就越著急,最后練得重了,不但沒恢復好,生理上都出了問題。”糟糕的康復條件讓奚丁锳很難再找回在國家隊時的狀態。糾結了很久之后,她選擇退役。
當時的上海女足會給退役運動員分配工作,但基本上都是去做城管、獄警。上海女足的高紅霞、肖燕等人現在還在做城管,“收入不高,但相對比較穩定。”奚丁锳不喜歡這樣的工作。由于面容姣好,有朋友推薦她到某健身中心做前臺。結果干了三個月后就辭職了,“根本不適合我,每天西裝筆挺的,還得穿高跟鞋,見誰都得笑……”
【來京發展】
在招聘會上偶遇隊友
退役后的奚丁锳想去學校里教足球,還為此考了教師資格證。經人介紹,她到上海浦東某小學帶學生進行足球訓練。
奚丁锳在學校里沒有正式編制,她帶孩子訓練的時間只有周三、周四下午放學后。一堂課的訓練費是150塊錢,一個月能有兩千塊錢的收入。由于編制問題一直沒法解決,她后來在學校也干不下去了。
在上海待了一段時間后,奚丁锳決定到北京發展,她在北京朋友較多。“其實在哪里生活都能適應,畢竟踢球的時候也一直跟著球隊到處跑。”奚丁锳說自己雖然是上海人,“但不像上海姑娘那么嬌貴。”
2010年到北京后,奚丁锳開始找工作,跑遍了北京各個招聘會現場。在某招聘現場,她還同國家隊隊友王丹丹偶遇。兩個人都曾為女足國家隊效力,退役后都要四處投簡歷,找工作,王丹丹甚至還被媒體爆料稱曾在天橋上擺地攤賣衣服。偶遇時,兩人大吃一驚:“你怎么也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