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不論男女老幼都有“面子”。人活在世上,飯是一定要吃的,面子也不能不要,任何人都要面子,只是程度不同罷了。12月17日,貴州人和俱樂部官方宣布高洪波辭職,瞬間引爆中國足壇,媒體驚呼“太突然了”,球迷感慨“難以接受”。其實,高洪波的辭職并不偶然,在11月18日的足協杯決賽失利后,他的人和生涯其實已到盡頭。與其在此時為高洪波以及人和俱樂部的好壞對錯激烈爭辯,反倒不如從面子的角度出發,淡看這所謂的“爭議事件”。
11月18日,事關本賽季足協杯冠軍歸屬的次回合決賽在廣州天河體育場打響,當時茅臺隊臨陣換將,老將孫繼海取代饒偉輝出任首發右后衛,那場比賽的兩份首發名單記者至今仍保留著,兩份名單的中間只間隔了3分鐘。這3分鐘究竟發生了什么?用宮磊賽后的話說,我們得到了一些信息,由此做出更改,恐怕多數人并不相信這一說法,反而會進一步揣測當時的情形。具體到比賽中,孫繼海憑借豐富的經驗發揮尚可,并且策動了本隊的第一個進球,但他對孫祥的犯規也被很多人看在眼中,很多人表示不解。而替補出場的饒偉輝在最后時刻打進一記超級遠射,將比分最終鎖定為2:4。
賽后,高洪波沒有和隊員們一起領獎,官方的說法是“身體有恙”,而這顯然是沒有借口的借口。不得不說的是,當場比賽戴永革和許家印坐在一起觀看比賽,對于高洪波的舉動,他不可能無動于衷。不論輸贏與否,出席頒獎儀式是一種禮儀和一種尊重。2006年世界杯決賽,法國點球輸給意大利后并不心服口服,但多梅內克也照常出席了頒獎儀式。對于高洪波當時的做法,不少人略帶遺憾地表達了“有失名帥風度”的評價。戴永革是地道的東北人,眾所周知,東北人通常都更好面子一些。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對高洪波有所不滿也很正常,只是這種不滿,具體到了哪個層面不得而知。可以說,那天高洪波很生氣,而更生氣的是戴老板。還有一事不得不提,在客場3:0擊敗大連實德獲得亞冠資格后,人和俱樂部舉行了慶功會,而高洪波因“私事”返回北京并未參加,當時就有人評價道:“來了呆5分鐘也是來了,而沒來肯定就是沒來,這完全不是一回事。”
對于同一件事情,十個人也許會有十種看法。高洪波在執教貴州茅臺隊期間非常注意細節,很多人以“謹小慎微”來評價,但你無法阻止另一部分人做出對其“小家子氣”甚至“心胸狹窄”的評價。總而言之,中國足球的口號是與國際足球接軌,而在歐美各國,這種主教練突然辭職的事并不少見。1962年,剛剛帶領本菲卡衛冕歐洲冠軍杯的匈牙利人古特曼突然下課,原因是對俱樂部的獎金分配有意見。由于對俱樂部極端不滿,他離開時詛咒“沒有我本菲卡無法再多得歐冠”,結果五十多年過去了,本菲卡五進決賽全部失利。
作為主教練,高洪波既得考慮球員和老板的面子,同時也希望大家都能給自己面子,可以說這是非常難平衡的一件事。既然無法做到,離開也是一種選擇,而且對大家都好,誰都沒丟面子,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