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為例。為了使賽事順利運作,同帶有濃重商業意味的職業聯賽一樣,全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也擁有自己的贊助商,其中不乏日本電通這樣的大牌贊助商。而為契合日本的“偶像文化”,這項賽事一年一推“形象大使”,比如2014年的全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的大使就是日本頭號國門的川島永嗣,利用他的知名度和與校園足球的淵源,號稱“勾起青春激情的回憶”。同時也會推出年度主題歌,譬如2015年的主題歌就由當紅歌手大原櫻子擔綱作曲和主唱。這種種造勢,成功地將賽事推向了校園之外的社會同齡人。
在電視轉播上,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高中足球錦標賽的運營者們就千方百計說動了日本電視臺(NTV)出馬,后來又將決賽推上了日本足球的圣地“東京國立競技場”。如今,“冬季上國立競技場看高中足球錦標賽決賽”,早已成為日本冬季不可或缺的風物詩。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的人氣,已然超越校園足球本身。
經濟賬+晉升通道
家長愿為孩子踢球投資有才華的學生球員逃不過俱樂部的法眼
足球在日本校園以課外興趣活動的形式存在,一般不占用上課時間。以本田圭佑為例,小學時的他常常是在學校下午四點放學之后,與小伙伴們在學校的操場踢到學校靜園,因此做到踢球與學習兩不誤并不是難事。出于安全和引導起見,學校會安排任課教師客串去當指導,這就是校隊的教練。因此學生不必像在俱樂部踢球那樣支付場地使用費,也不必支付教練薪水。
不過,一旦打入全日本級別的賽事,就會出現差旅費用。有些足球名校甚至會有海外拉練。這些費用相當昂貴并且全部由學生個人承擔。2003年,15歲的長友佑都選擇投奔私立的東福岡高中,他的單親媽媽為了給他籌措學費和校隊費用四處舉債,為了還債打了多份工,換言之,在日本,即使是走校園足球的途徑,也未必就意味著低廉或免費。在日本人看來,他們愿意為學習足球投資,既然是投資,自然就要有為風險買單的心理準備。而一旦通過校園足球培養渠道成才,籍由全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這一華麗麗的“登龍門”的存在,有才華的球員自然逃不過職業俱樂部的法眼,甚至在學生時代就獲得直接入選日本國字號球隊的機會。換言之,柴崎岳的成才經歷并非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