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主要的精力就是陪他練球。為了陪他,一天少賺幾千巴幣(1巴幣約合2.8元人民幣)。”周開旗說。周東澤很爭氣,15歲時入選了一家以青訓著名的巴乙俱樂部———尤文圖斯U17梯隊。
“俱樂部的梯隊要通過比賽的形式層層選拔,有的人要考7次,他考了3次就被選上了,幾百人競爭二十幾個名額。”周開旗說。周東澤在場上司職后腰,傳球是他最得意的技術,而周開旗透露兒子的遠射和任意球技術也很出色。
夢想
父親:希望兒子代表祖國比賽
兒子:終于入選U19國青隊
雖然父母都不高,但周東澤16歲時就長到1.78米,周開旗預計他能長到1.83米左右,重要的是他看起來很壯實。“世界杯我都看了,亞洲球隊出局很正常,他們的身體素質跟歐美和非洲人完全不能比。中國小孩從小吃豬肉,但只有吃牛肉才能長得結實,中國球員太不重視力量訓練了。”周開旗說。
在巴西這么多年,周開旗放棄了入籍的機會。“我要給兒子多留一條路,萬一他能代表中國隊呢?只要我還是中國籍,他要改成中國籍是很容易的事。我的內心希望他能夠代表祖國參加比賽。”周開旗去年接受采訪時說過。
說到做到,2014年下半年,周開旗帶兒子回了一趟中國,目的是辦理入籍事宜。這是周東澤長這么大第一次來中國,第一次見伯伯和姑姑。周東澤不會說普通話也不會說粵語,不過周開旗說,“巴西的中文老師告訴我,只要有中國血統,學中文會非常快,如果他能夠身處中國足球的環境,語言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