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上,又是一個中國球迷的不眠之夜。0比1,佩蘭率領的中國男足國家隊兵敗多哈,輸掉此戰,國足目前在2018年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40強賽C組已跌至第三名,出線前景非常危急。如果在40強賽就被淘汰,那么中國男足將連續四屆世界杯止步亞洲區預選賽第二階段,對于剛有起色的中國足球大環境來說無疑是沉重打擊。
國足這次多哈之敗,已經很難從體能、天氣、場地、裁判等客觀原因上找借口,更無必要上綱上線至什么體制問題。這場失利只能由主帥佩蘭承擔主要責任——可以說,中卡之戰的整個過程,暴露了佩蘭在選材、排兵、指揮、性格等一系列環節上存在已久的深層次問題??梢哉f,中國隊這次是被自己的主教練佩蘭“攔”在了勝利大門之外。
這次中卡之戰的23人名單,佩蘭把郜林、張稀哲、蒿俊閔、黃博文、馮瀟霆5人拒之門外,引來不少質疑,佩蘭固然有“賭博”的權利,但可惜他賭輸了。
中卡之戰,國足關鍵輸在控不住球。老將鄭智一人四處“救火”,但其他人都沒有支配球的能力,結果導致胡踢一氣,戰術執行無從談起。假如張稀哲、蒿俊閔、黃博文這三名技術型中場有一個在場上輔助鄭智,讓國足的攻防調度稍有章法,最終局面恐不至于此。
從佩蘭以往的執教履歷來看,長期浸淫法甲的他骨子里崇尚的就是那種“黑又硬”的硬朗球員,盡管他曾師從溫格,但根本沒有得到技術流的師承,在這種執教思路的影響下,后來他在卡塔爾的執教也并不成功。
佩蘭在正式執教國足之前,他現場觀看的第一場國足比賽是2014年初在阿聯酋客場進行的亞洲杯預選賽,當時傅博帶領國足以1比3敗于伊拉克隊。那場比賽,黃博文、張稀哲等人都有上陣,但發揮不佳。
于是佩蘭就先入為主地認為中國所謂的技術型球員靠不住,國足要在亞洲突圍只能先從體能、力量入手。后來他執掌國足之后,張稀哲、黃博文等人果然不入他的法眼,蒿俊閔盡管在亞洲杯有所表現,但佩蘭依舊認為他偏軟,逐步把他邊緣化最終棄用。
當國足的主力陣容中大部分是工兵球員時,你很難期待國足能在與亞洲同水平球隊對抗的時候占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