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黃平 張紅霞)今年以來,丹鳳縣鐵峪鋪鎮化廟村黨支部牢牢抓住提升組織力這個“牛鼻子”,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為抓手,突出問題導向,創新思路,實現基層黨建與精準脫貧深度融合、互促共贏。
在強基固本上下功夫,著力破解黨支部戰斗力不強的問題。密切關注農村黨員流向變化,在專業合作社、產業園區、農副產品加工作坊等產業鏈上建立3個黨小組,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在今年的換屆中,先后將3名大學生和1名致富能手選進村班子,優化班子結構,促進戰斗力明顯增強。并強化民主管理,增強向心力,完善民主議事周、“問題墻+回音壁”、黨員聯系服務群眾、“三務”公開等制度,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公信力和號召力。
在作用發揮上下功夫,著力解決黨員群眾凝聚力不強的問題。村支部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大膽進行“三變”改革,不斷盤活資源,積極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輻射帶動貧困農戶創業創富。并廣泛開展丹鳳好人、十星級文明戶、致富能手和孝老愛親等典型評選活動,引導貧困群眾摘掉思想“貧困帽”。鼓勵扶持黨員發展產業、創辦領辦項目,建立黨員示范基地,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
在“輸血”變“造血”上下功夫,著力破解農村經濟發展內生力不強的問題。村支部采取“企業化運作、貧困戶參股、村集體經營”的方式,通過土地流轉、園區務工、股權量化、入股分紅等有效措施,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大力實施特色產業扶持、生態扶貧搬遷、勞動技能培訓、社會保障兜底等精準扶貧工程,推行“企業+基地+貧困戶”“園區或合作社+貧困戶”等多種“傳幫帶”模式,全村已形成了“五園一基地”的產業發展布局,帶領貧困群眾抱團發展、持續增收,力促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