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重點項目建設“換擋提速”
今年10月開航的“丹鳳—運城—南京”運輸航線,打通了丹鳳連接南京等現代化城市的“空中走廊”,該項目還是全國第一個采取PPP合作模式建成的縣級通用航空機場;招商引資的航空食品扶貧綜合體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了16天時間;鳳冠佳苑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去年7月開工建設,現已完成安置房建設19棟,1024戶貧困群眾領到了鑰匙,丹江景觀暨附屬設施安裝工程絢麗亮相……
在丹鳳縣,一個個項目的謀劃、落地、建設,見證了發展的速度,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的梯次落地生根,成了支撐丹鳳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
大項目帶動大投入,大投入形成大產業。今年以來,丹鳳縣將項目建設作為追趕超越發展的“主戰場”,圍繞打好“五個戰役”,按照集匯政策、集聚資源、集約發展的思路,抓策劃擴總量,抓推進強帶動,抓運營惠民生,全縣重大項目建設前行的腳步穩健而堅實,為全面推進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引擎。截至10月底,全縣55個縣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5.16億元,占計劃的87.56%;30個市級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65.75億元,占計劃的107%。
一個個重點建設項目,氣勢磅礴地掀起了新一輪經濟轉型跨越的浪潮,一組組嶄新的數據迎來了項目建設新的跨越。如今,在丹水鳳山之間,無論是機器轟鳴的車間,還是塔吊林立的工地,處處可見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現場。科學謀劃定位精準繪制項目建設“全景圖”
丹鳳縣在項目謀劃上,精確把握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省、市相關產業政策,用足用活政策,優先確定補短板的基礎設施、生態保護、民生保障以及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項目。
在今年重大項目計劃的安排上,丹鳳縣依托便捷的交通優勢、良好的生態資源、富集的產業基礎,聘請60多人次專家學者,指導各部門做好項目包裝打捆工作,爭取更多的謀劃項目列入省市項目“大盤子”。在具體謀劃項目過程中,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立足自身比較優勢,突出特色、科學定位,合理選擇產業發展方向,以項目建設來培育支柱產業。今年共投入1600萬元前期經費,策劃重大項目150個,總投資320.65億元。
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緊扣“生態立縣”戰略,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走綠色發展、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緊扣商丹同城化、龍商棣一體化,謀劃了環城北路、商邑大道濱河段、鳳冠佳苑、葡萄酒溫情小鎮等新型城鎮化項目52個。
緊扣“工業強縣”戰略,聚焦轉型升級謀劃現代工業項目,推出了尾礦生產建筑骨料、保健鞋生產項目、60兆光伏組件,以及軍民融合產業園、電商產業孵化園等46個重點項目。
緊扣“產業興縣”戰略,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謀劃帶貧減貧特色農業項目,推出了茶葉、葡萄、天麻、雙孢菇、黑毛驢等種養加一體化項目26個、產業脫貧示范項目12個、園區提質增效項目12個,把2.79萬貧困群眾鑲嵌在種植、養殖等十大產業鏈上增收脫貧。
緊扣“旅游活縣”戰略,加快三產開發謀劃文旅融合項目,發展全域旅游。謀劃了馬爐紅色教育基地、商鞅邑城開發、丹江水景藝苑、魚嶺水寨綜合體等文旅、生態融合項目18個。秦嶺飛行小鎮“丹鳳—運城—南京”運輸航線順利開航,該航線的開航,填補了商洛航空運輸的空白,形成了陸空一體發展格局。通過項目帶動,促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這些項目逐步由會場上的“計劃書”變成工地中的“作戰圖”,一個個項目的落地有力支撐了丹鳳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實現丹鳳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聚力招大引強集聚優勢產業發展“新動能”引進一個好項目,就能培育一個龍頭,形成一個產業集群。丹鳳縣一方面千方百計招引項目,通過借展引商、以商招商、叩門招商,先后赴北京、浙江、江蘇等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招商活動,并派出小分隊外出精準招商。另一方面大力優化“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全力支持客商創業創新發展。在招商引資理念上向招商選資方向轉變,大力引進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的項目,主動放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項目。
“栽下梧桐樹,方能引得鳳凰來。”丹鳳縣利用絲博會、長三角經濟合作等平臺,全方位、廣角度宣傳資源稟賦和優惠政策,推動南京海得電力、深圳和豐實業等企業考察投資。碧桂園、日昌升、筑康藥業等一批“金鳳凰”紛紛落戶丹鳳,今年招商到位資金90.82億元。
丹鳳縣抓住國家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政策、雨丹扶貧協作等利好機遇,策劃爭取脫貧項目資金28.6億元。棣花文創小鎮三期、棣花田園綜合體、雨丹中藥產業園等86個項目開工建設,丹鳳招大引強的“雁陣效應”逐步顯現。
丹鳳縣積極開展“店小二”式招商,打好“服務牌”,強化項目落地,健全機制,為企業量身打造全方位服務網絡。高標準建設了中小企業孵化園,完善水電路視訊等工業園區設施配套,吸引鄭州恩典、正章糧油等26家企業成功入駐。優化投資環境提升項目保障服務“軟實力”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丹鳳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帶頭包抓重點項目,其他縣級領導干部聯系包抓一個鎮辦產業項目或是聯系一個產業化龍頭企業,逐項目建立臺賬,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進一步優化環境,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縣上從項目招引到簽約落戶、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全程跟蹤服務、動態管理,把項目建設和脫貧攻堅作為發現、培養、選任干部的“練兵場”,激發全縣干部抓項目、抓發展的主動性。
丹鳳縣堅持重點項目月排名通報、季點評考核和包抓縣級領導、責任部門同獎同罰制度,每季度對排名前3位的責任單位頒發流動紅旗和獎金,對排名末位的實施黃牌警告并處罰金。為推進項目建設,丹鳳縣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大力整治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服務和保障項目落地建設。實行“只進一扇門,辦結所有事”,按照“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全過程公開、規范化管理”的模式,強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重大項目開通“綠色通道”,相關部門并聯審批,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建立了對接洽談項目、簽約項目、開工在建項目管理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全程服務,提高了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開工投產率。
堅持“讓土地等項目,不讓項目等土地”原則,全面實施舊宅基地騰退、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耕地占補平衡工程,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盤活資源破解用地難題,保障項目建設用地。多渠道破解融資難題,建立了擔保風險補償機制,通過縣建發公司等平臺融資14.2億元,從國開行等金融機構融資4.65億元。著眼拓寬融資渠道,建立PPP項目庫,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鐵腕整治破解保障難題,強化項目建設跟蹤督查,及時通報、提醒、約談、問責,問責科級領導3人、約談問責干部5人,力促項目建設提速提效。嚴厲打擊破壞、阻礙項目建設行為,依法拘留阻工人員6人確保重點項目快速有序建設。
項目興則產業興,項目強則經濟強。丹鳳依托項目支撐,時時刻刻保持著全速奔跑的“熱度”和“速度”,全縣上下以時不我待、快馬揚鞭的精神狀態,掀起新一輪項目建設高潮,用一個個大項目為建設富裕、宜居、美麗、活力、和諧、幸福“六個丹鳳”撐起堅實的脊梁。
策劃:王舒
組稿:李宏濤 樊利仁 馮永發
攝影:張釘民 江一龍 陳沛坤 張楠
毛坪農業產業園項目簡介
毛坪農業產業園位于武關鎮東南部15公里處,距縣城50公里,總投資1.3億元,按照“企業+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積極引導秦鼎、秦山兩家茶葉加工經營企業和華薇、金茗兩個茶業專業合作社引進茶葉新品種,建設茶園1萬畝及年產200噸茶葉加工生產線,試點茶葉蘭花套種、茶葉狝猴桃套種技術,發展雙孢菇種植,配套建設電商中心、村史館、茶園步道、茶園景觀亭、吊橋、毛坪印象雕塑等,實施茶鄉環境綜合整治及民居改造,完善道路、綠化、亮化等工程,實現鄉村農業旅游業的融合發展。
目前,新建村史館3間一層、高端民宿1戶、農家樂兩戶、茶室兩處,完成茶園觀景步道片石鋪設,安裝道路仿古護欄6.5公里,修建毛坪印象、吊橋、雕塑等景觀18處,打造休閑、品茶涼亭12個,安裝仿古茶箱路燈和照明路燈280盞,美麗鄉村指示牌燈箱4處;建成農產銷售網店和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平臺,形成了“互聯網+扶貧”的脫貧攻堅模式。
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產值2400萬元、利稅130萬元,帶動400戶貧困戶年收入達到兩萬元以上,實現穩定脫貧。
鳳發實業輕工產品 外貿加工基地項目簡介
鳳發實業輕工產品外貿加工基地位于商鎮老君村高速路出口工業園區內,占地26畝,總投資1.5億元,由商洛市鳳發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建設標準化廠房、生產車間、研發中心、倉儲物流、職工宿舍1.5萬平方米。該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的生產工藝,購置生產設備728臺(套),建設生產線10條,建成集輕工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銷售出口為一體,以自主品牌運營、高端私人定制、頂級品牌OEM、國際貿易出口創匯等經營模式為主的外貿加工基地。
該項目具備三大特點:一是建設社區扶貧工廠,解決移民搬遷戶的就業問題,吸納350人務工,其中貧困戶46人,移民搬遷戶253人,實現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二是出口創匯。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新西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1200萬美元;三是帶動貧困戶就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輻射帶動貧困戶164人在產業鏈上就業,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
企業自主研發的“尚駱”牌皮鞋、“衣言唐”服裝定制、艾草系列保健產品已經在深圳、上海、臺灣等地享有盛譽。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產值2.5億元,出口創匯3000萬美元,上繳稅金25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6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