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樊利仁)丹鳳縣在實施貧困人口兜底保障方面,采取精細化管理,建立“1+X”體系,以《社會救助暫行辦法》政策法規貫徹落實為主線,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為支撐的兜底脫貧政策體系,民政、殘聯、衛計、教育、住建、人社等部門合力抓,有力地推進兜底脫貧。
縣上建立以農村低保為基礎,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特困供養為輔助,慈善援助、駐村幫扶、社會力量參與等為補充的兜底脫貧制度體系,明確由民政部門督查指導,鎮辦村組(社區)抓好落實。積極推動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每季度對低保對象進行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和審核,入戶調查不低于原保障對象30%,覆蓋新申請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邊緣困難群體,將符合低保認定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將符合貧困戶識別條件的農村低保家庭全部納入貧困人口系統,做到了“應保盡保、應扶盡扶”。
建立醫療救助與健康扶貧政策銜接機制,推動完善“四重醫療保障”體系,全面實現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費用保障水平達到90%以上。綜合考慮貧困家庭成員因殘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剛性支出因素,以及因實現就業或自主創業產生的交通費、通信費、食宿費等就業成本因素,在核算家庭收入時適當扣減。對農村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兒童、重病患者、重殘人員、在校非義務教育學生、哺乳期婦女、單親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難群眾增發低保補助金。對困難殘疾享受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5626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5488人,發放資金520.14萬元,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救助、孤兒保障、急難救助、精神病監護補貼等政策,強化兜底保障力度。
縣、鎮辦兩級建立了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領導協調機制、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機制、“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急難救助個案會商機制。明確了鎮辦審核、縣局審批、行業部門協同監管、村級協助配合“四級責任”,制定了責任清單,明細了社會救助從申請到審批每一個細小環節具體責任人。堅持問題導向,認真制定問題清單并嚴格整改落實,對媒體及群眾反映舉報問題線索,以及專項治理中發現的違規違紀問題認真進行核實,及時將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進行清退,對違規發放的低保資金進行追繳,進一步規范了兜底脫貧政策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