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樵旭斐 李淵)丹鳳縣流嶺林場立足林業實際,挖掘林地資源,深化林場改革,以林業發展帶動貧困戶增收,助力脫貧攻堅。
林業建設帶動貧困戶“有事可干”。流嶺林場以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為依托,將脫貧攻堅與森林資源管護、林業產業發展、造林綠化和森林撫育等林業工程建設相結合,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到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等林業產業建設項目之中,讓貧困群眾就地轉化成造林工人、防火巡護員、科管技術員、森林病蟲害監測員等,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就業。引導和支持毛里崗村采取“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組建丹鳳縣朝存營造林扶貧專業合作社,抱團參與到森林撫育、工程造林、區域綠化等林業工程項目中,累計實現增收30多萬元,戶均增收7500元。
林業技術幫助貧困戶“有技可施”。林場發揮林業系統人才技術優勢,邀請林業高級工程師對貧困戶開展經濟林科管技術培訓,提高貧困戶經濟林管護水平和質量。組織以林場技術干部為主體的生產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協助貧困戶開展經濟林綜合科管1100多畝。協調丹鳳縣偉豐農貿有限責任公司在吸納當地40戶貧困戶入股,跟進技術指導,發展標準化雙孢菇大棚30棚,實現貧困戶年分紅1.6萬元。
林下經濟促使貧困戶“有利可圖”。林場支持貧困戶和經濟能人成立秦合晟中藥材合作社,吸收8戶貧困戶入股發展五味子70多畝、蒼術24畝、樹型金銀花32畝、黃精5畝,預計年戶均增收達兩萬元以上。引進縣綠土地農林牧業有限公司在毛里崗村發展林下經濟,栽植油用牡丹90多畝,流轉貧困戶土地新建速生楊苗圃15畝,帶動6戶貧困戶在苗圃務工,實現貧困戶穩定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