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訊(劉遠文 )10月17日,在第6個國家扶貧日當天,丹鳳農商銀行在鐵峪鋪鎮寺底鋪村開展“扶貧日”專題活動。本次活動從扶貧政策宣講、“扶志扶智”技能培訓、對自愿退出戶和環境衛生好的表彰獎勵、縣中醫醫院進行義診送藥等方面進行開展,寺底鋪村330余名群眾參加了“扶貧日”各項活動。
丹鳳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寶明帶領農商行全體包扶人員參加主題活動,并做了講話。首先,對農商行近年包扶工作進行總結通報。一是加強政銀合作。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組織部開展的“雙基聯動”安排部署,在全縣154個村(社區)建立了“雙基聯動”工作站,確立了74名專職、308名兼職聯絡員,三年來,雙基聯動工作站共辦理助農業務45.5萬余筆,發揮了“雙基聯動”工作站的作用,使基層黨組織服務農民有抓手,農商行開展基層金融服務有平臺。二是種好扶貧“責任田”。按照省銀監局金融扶貧“責任田”考核辦法要求,對包干內的11個鎮106個村(社區)的14041戶貧困戶逐戶建立經濟檔案,并準確評級14041戶、授信9875戶、40922萬元,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188戶25607萬元,責任田內的有效信貸需求審貸獲得率達到了100%。三是開展扶貧包扶工程。2016年以來,丹鳳農商行先后在全縣黨支部、黨員中開展“1.2.3”“1.1.5”包扶工程,包扶了18個貧困村、279戶貧困戶,累計發放產業貸款2000余萬元、向貧困戶捐贈物資1.5萬元,促進貧困戶脫貧。四是做優扶貧包村工作。按照縣委政府“雙包雙促”脫貧攻堅要求,抓好鐵峪鋪鎮寺底鋪村扶貧包抓工作,組建了駐村工作隊,派駐村第一書記,實行班子領導、部門中層與149戶貧困戶對接幫扶,先后投資68.2萬元支持包扶村改善基礎設施及村集體經濟發展,修復窯溝口組水毀河堤500米,修建村黨支部活動室4間,給東街、西街、窯溝口3個組安裝太陽能路燈80盞,流轉土地24畝建起了“雙孢菇種植基地”,建造村民文化活動廣場;捐款19.2萬元為貧困戶購買雞苗、建立“愛心超市”、購買扶貧辦公設備,向寺底鋪小學獻愛心捐贈學習用品,連續兩年向4戶貧困戶5名孩子上大學捐款;邀請縣劇團到包扶村進行“扶志扶智”演出,邀請縣中醫醫院兩次到村上開展義診贈藥活動,實現了2017年貧困村脫貧出列。五是做好扶貧貸款發放。在轄內各網點建立了扶貧便民“綠色通道”,對貧困戶貸款做到“免擔保、手續簡、快速辦”,符合貸款條件貧困戶獲貸率達到100%,踐行了“金融扶貧攻堅,信合一馬當先”的莊嚴承諾。其次,對后期包村扶貧工作進行強調。一是農商行包扶人員不減、投資力度不減、扶持政策不變,將一如既往地幫助已脫貧戶發展產業,大家要樹立起奔小康的信心。二是希望廣大村民從思想深處轉變“貧困光榮”“貧困有好處”的錯誤認識,樹立“勞動光榮”“致富光榮”“脫貧光榮”的思想觀念,增強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三是加大產業發展,后期將聯系縣上有關部門繼續對廣大群眾進行實用技能培訓,提高廣大群眾發展產業致富的能力。
主題活動上,農商行派駐寺底鋪村第一書記周存倉就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和健康扶貧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并向參會干部群眾送發“秦e貸”“新版人民幣識別”“反洗錢知識”“掃黑除惡”等宣傳彩頁,提升廣大群眾對扶貧政策以及金融知識的認知度。行對2019年自愿退出的2名貧困戶進行表彰獎勵、對家庭環境衛生好的4戶群眾進行獎勵,通過2名退出戶的現身說教,激發了廣大群眾發展產業的動力,增強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邀請縣中醫醫院對參加活動的群眾進行義診送藥,現場義診165人,發送藥品價值8000余元,給廣大群眾送去了健康和愛心,深受到廣大群眾歡迎。還聘請縣林業局高級農藝師靳安民老師就核桃科管進行培訓,通過理論講解、現場操作示范,廣大群眾初步掌握了核桃樹修枝、防蟲、施肥的基本技巧,為全村核桃主導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