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永鴻 劉麗
群眾將雙孢菇分類整理,進行包裝。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丹鳳縣花瓶子鎮趙灣村結合村情實際,把黨建與助推精準脫貧、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相結合,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群眾通過資金、土地入股,依托雙孢菇種植產業實現增收脫貧,達到了群眾增收、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壯大的共贏效果。
初冬時節,走進丹鳳縣花瓶子鎮趙灣村惠隆公司雙孢菇示范基地,但見一棟又一棟大棚連成一片,成為大山深處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進入大棚里面,暖意融融,在寬敞明亮的木架之間,基地工人正在松軟肥沃的營養土層上采摘著白色光滑、肉質鮮嫩、形如半球狀的雙孢菇。據惠隆公司雙孢菇示范基地惠治寧介紹:“這個基地共有雙孢菇大棚40個,現在正值生長旺季,每天可采收新鮮雙孢菇8000斤到1萬斤,采摘下來的新鮮雙孢菇經過分揀包裝后,直接運往夏雨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深加工。”
在基地選菇場里,貧困戶關愛玲和十多名村民正忙著分揀剛采下來的新鮮雙孢菇。大家手中不停地忙著,邊拉著家常,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關愛玲高興地說:“這個雙孢菇長得圓圓的還很好看,能賣個好價錢呢。在門跟前打工活路不重,一天還能掙幾十塊錢哩,我們都沾了雙孢菇的光了。”
趙灣村轄6個村民小組,現有村民363戶1308人,全村有貧困戶148戶587人,為今年的出列貧困村。由于地處流嶺深處,群眾能耕種的土地石頭多、土層淺,大多也都是靠天吃飯,嚴重制約了全村經濟發展。
為了讓貧困戶早日依托產業增收脫貧,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駐村包扶部門丹鳳縣體校與村兩委會經過多方考察論證,在花瓶子鎮政府的支持下,確定了建設雙孢菇基地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思路。趙灣村主任柯國民告訴記者:“趙灣村地處大山深處,山多地少,也沒有啥合適的產業,群眾的收入少之又少。通過引進惠隆公司雙孢菇基地建設,直接解決了趙灣村及附近的石門、油坊坪村群眾的增收難問題,為群眾脫貧打下了基礎。”
為了讓雙孢菇產業真正成為趙灣群眾尤其是貧困戶致富增收的好財源,丹鳳縣惠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出資520萬元,作為村集體經濟原始積累,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建立占地35畝的雙孢菇產業園,一期建起40個雙孢菇大棚,通過保底分紅、租賃土地及村民在基地務工的方式,2018年帶動貧困戶42戶,每戶年分紅400元。2019年帶動貧困戶42戶,每戶年分紅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