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樊利仁)今年以來,丹鳳縣重點在綠色產業上做文章,緊緊圍繞農民增收,因地制宜做規劃,多方爭取促投資,全面跟進優服務,持續用力推進核桃、中藥材、板栗等綠色產業發展,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的基礎。
丹鳳縣積極落實產業發展支持辦法,持續推進核桃產業發展,制定全縣2020年林業產業發展計劃,完成新建良種核桃園7000畝,其中紅仁核桃300畝,實施品種改良5000畝,嫁接改造提純2.1萬畝,實施標準化管理15萬畝,建設立體生態示范園1個1500畝,培育高產示范園兩個800畝,綜合科管20萬畝,開展技術培訓12場次700多人受益。持續做優中藥材產業,新發展中藥材種植3.9萬畝,其中天麻1.5萬畝、艾草5000畝。推進山茱萸綜合科管10萬畝,新建500畝以上示范基地8000畝,野生中藥材基地撫育管護4000畝,培育1000畝以上中藥材專業村兩個,新發展專業合作組織3個,開展技術培訓5場280人次。大力推進板栗產業發展,實施嫁接改造1萬畝,標準化管理3萬畝,創建生態示范園1個,帶動板栗標準化管理10萬畝。
積極引導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推廣林藥、林菌、林畜、林禽、林蜂及特種養殖等林下復合經營模式,推進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和示范合作社建設,新增林下種植2000畝、林禽2000只、林畜1000頭。同時,縣林業部門圍繞鄉村振興做實生態扶貧,對全縣不符合履職條件的生態護林員進行解聘,重新在貧困戶中選聘生態護林員1478人,培訓后全部上崗,為每名護林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對生態護林員履職及鎮村生態脫貧檔案進行全面核查,發放生態護林員勞務補助費384.16萬元。全面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兌現工作,足額兌付國家級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150.49萬畝補償資金1451.64萬元。切實推進退耕還林工程,已兌現退耕還林資金1256萬元,兌現退耕還林生態效益補償378萬元,全縣8371戶28294名貧困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