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樊利仁)近年來,丹鳳縣寺坪鎮寺坪村積極推行“三建三帶”和“三加三聯三促”活動,通過選優配強“領頭雁”、科學規劃育產業、引育并舉強“龍頭”、挖掘資源聚“資本”、創新模式促帶動,形成了村集體經濟多元化、規?;l展格局,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和群眾增收的雙贏效果。
寺坪村從選優“領頭雁”抓起,在全面完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集體經濟法人“一肩挑”的基礎上,通過集中培訓、外出考察學習,指導謀劃產業,幫助引進企業,先后有3名村干部領辦或參股村集體經濟發展。依托轄區資源,確定了“傳統產業提效升級、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品牌培育、綠色產業循環發展”的思路,初步形成了以黑毛驢養殖加工、雜糧種植加工、中蜂養殖、食用菌種植為主的“四大主導產業”,帶動以寺坪村為重點的6個村集體經濟發展。依靠龍頭企業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先后引進陜西秦聊牧業、商洛海維、丹鳳紅綠蕈3家企業,扶持發展中蜂養殖合作社,實現了龍頭帶動、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格局。積極發揮部門幫扶優勢,盤活閑置村集體資產折資6萬元,先后爭取發展村集體經濟資金230萬元、部門幫扶資金13萬元,建成了600頭標準化黑毛驢繁育場、200箱中蜂養殖場、雜糧加工廠和蘑菇種植基地。
寺坪村探索形成了“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農戶”模式,先后帶動210戶農戶通過訂單發展、進場勞務、入股分紅等形式,戶均年增收2900元,村集體經濟累計收益29.6萬元。同時,由陜西秦聊牧業、商洛海維等企業先后注冊了“龍順源”驢肉、聚珍流嶺石磨雜糧、流嶺蜜哥土蜂蜜等品牌,產品備受市場青睞,實現線上線下銷售,紅綠蕈蘑菇遠銷西安、南陽等城市,寺坪綠色無公害農特產品品牌效應日益顯現。